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近日印发了《关于继续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提出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联动督导工作机制,持续推进“双减”落实落细。
此次下发的《通知》,已是连续三年把“双减”督导作为教育督导“一号工程”。这充分说明,相关部门推进“双减”工作落实落细的决心和力度。同时,也表明推进“双减”工作具有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折射出绝不能也不会轻易“收兵”的信号。
过去几年来,随着“双减”政策及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地实践,一些良好变化已经发生,这是家长、学生、老师和社会都有目共睹的,也是大家所期待和认可的。不过与此同时,一些问题仍旧存在。比如,学科类教育培训得到规范治理,但非学科类培训又蠢蠢欲动,逐渐暴露出诸多乱象。又如,“刷题式”作业和不合理的考试、排名减少了,但一些家长又开始担心起孩子“吃不饱”,甚至主动寻找一些隐形变异的违规培训……如果这些教育焦虑和现实矛盾得不到化解,那么“双减”的目标与成效将可能受到挑战。
正因如此,打赢“双减”这场攻坚战,是一个真正需要花大力气持续进行的“技术活”。这其中,需要各地继续总结经验,科学强化作业管理、教育教学管理和课后服务管理。推进“双减”落实落细有力的督导必不可少。强化“双减”督导,是推动“双减”各项政策落地见效、纯净教育生态的一个重要举措。在创新方式方法、强化监管力度、加大通报问责的同时,还要继续拓宽群众的举报投诉渠道,加大问责整改,真正达到以督促减、以督增效。让教育回归良好生态和“育人初心”,“双减”必须落实落细,督导也必须动真碰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