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博客评论焦点
频繁加价、授权店真假难辨,手机维修不能总像“开盲盒”
时间:2024-05-28  来源:光明日报
  “手机没修好还要付拆机费”“商家一开始报价低,但在维修过程中却频繁加价”……长期以来,手机维修的套路被广大消费者诟病。据《工人日报》报道,目前关于手机维修虽出台了相关服务规范,但多数店铺并未按照标准规范履行,行业标准落实还需进一步加强。
  相信很多人都曾有类似的体验,手机一旦出现状况,对于去维修还是买部新手机会产生纠结:直接放弃坏手机,会觉得有点浪费;如果去维修,又不清楚到底要花多少钱,即便一开始以为是小问题,修起来往往也不便宜。这维修的费用,是必要支出还是被商家坑骗了,消费者心里也没谱。总之,修手机有点像“开盲盒”,不知道最后会得到怎样的结果。
  这种现象的存在,大致有两个原因。其一,山寨的官方维修店防不胜防。如媒体报道,广州的洪女士在网页搜索到品牌手机官方维修网店,从电话号码到网页到短信提示,看起来都像是品牌授权店。但交了不菲的维修费用后她才发现,其并非官方售后。高昂的维修费用是不是被“坑”了,答案不言而喻。
  其二,手机维修本身存在信息不对称。消费者只能直观看到手机“坏”了,但到底是哪个零部件坏了,坏了的零部件值多少钱,却很难有清晰的判断。因此,不要说那些山寨维修店,就算某些官方授权店,也完全可能把小毛病说成大毛病,从中多收一点维修费用。对此,消费者无从判断。而这可能也是手机维修费用整体偏高的重要原因。
  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对症下药。一方面要加大对山寨店面的打击力度。不久前,武汉一名消费者将价值7000元的手机送到维修店维修,最后竟被收了14000元维修费。事件曝光之后,当地对该维修店给出了10万元的行政处罚。维修店固然咎由自取,可是据媒体报道,这家店在当地早就劣迹斑斑,如果日常监管能够到位,7000元手机花费14000元维修费的荒诞景观本不该出现。这个案例,对武汉乃至各地的监管,都是一记警钟。
  另一方面,还是要进一步规范手机维修市场。早在2015年,相关部门就发布并实施了《移动通讯终端售后服务规范》,要求维修机构在营业场所公示授权维修证书、服务质量承诺、主要配件来源及价格明细表、服务人员技能资格证书等内容。但这一点在很多地方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原因之一是该规范只是推荐性行业标准而并非强制性标准。考虑到手机维修市场乱象的多发,及时出台强制性标准,值得相关部门考虑。
  在这个人人都有手机的时代,手机维修服务存在广阔的市场,对此不能任由其野蛮生长。加强规范性约束,对各方都有好处。  守一
编辑:马祎琳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河两岸风光无限
    黄河两岸风光无限
    银川市民泛舟典农河
    银川市民泛舟典农河
    宁夏人物
  •  心怀委员职责 展现委员担当
  •  贾书记的真心话
  •  商海无涯谦为胜 努力打拼促振兴
  •  心系农业技术推广 情牵农民致富增
  •  以医者之心 护桑榆之晚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