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极财政政策需更加有效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2017年中国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会议指出,2017年,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效,预算安排要适应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降低企业税费负担、保障民生兜底的需要。这是根据当前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做出的正确选择。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不仅是宏观经济调控的要求,而且是结构性改革的需要,更是促进全社会共享红利的重要举措。
首先,宏观经济环境需要积极财政。明年国内外宏观经济环境将变得更加复杂。不久前,美联储宣布加息,这虽符合各界预期,但还是给世界经济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不按常 |
|
“国海事件”警示须严守债市风险底线 |
在监管层及时干预、国海证券认可165亿元的债券交易协议之后,一场足以引发对非银机构信任危机、进而严重威胁债券市场流动性的事件,终于暂告一段落。这一事件深刻反映了债市杠杆交易的巨大风险,在当前市场环境中,必须严守不发生系统性风险的底线,稳步推进金融市场去杠杆。
金融业本质上应服务于实体经济,但是过去数年来,中国金融业走上了一条脱离实体经济,自我繁荣、畸形发展的轨道。其中,债券市场不断加杠杆的行为,就是集中体现。以银行理财及委外为主的力量横扫债券市场,将期限利差、信用利差、流动性溢价降到极低的水平。 |
|
个税改革应以“量能课税”为取向 |
日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明年要加快推进国企、财税、金融、社保等基础性关键性改革,更好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作为关键性改革中的重点之一,财税改革的进程备受关注,而其中,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因为关系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注度最高,同时也被寄予厚望。
本轮财税改革的背景,已经不同于改革开放之初需要“做大蛋糕”的任务,而是解决伴随收入水平提高而带来的“收入差距扩大”这一经济社会发展中日益突出的问题。
基于此,本轮个人所得税的改革方向需要系统思考,个人认为,应该突出三个要点:简并税目、优化税率 |
|
国际油价难以持续快速上涨 |
近来,国际原油市场涨声一片,布伦特原油价格不到两周上涨两成,直逼每桶60美元。
这当然是减产协议的功劳。欧佩克国家于11月底达成八年来首份减产协议,12月10日,欧佩克与非欧佩克国家十五年来又首度达成全球减产协议。两份协议无疑为抑制全球原油供应过剩局面,加速推升油价提供了一定支持。此次欧佩克和非欧佩克国家共计将从明年起将日产量削减175万桶,国际能源署预计今明两年全球原油需求日均增长120万桶,如果协议承诺能得到切实履行,明年原油市场供求有望逐渐趋于平衡,速度或快于此前预期。
然而,未来油 |
|
银行表外业务应“戴着镣铐跳舞” |
日前,中国银监会公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修订征求意见稿)》,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再次引发关注。在笔者看来,银行经营表外业务不能随意任性,而应该“戴着镣铐跳舞”。这个“镣铐”,便是风险指引等法律法规和监管要求。
根据巴塞尔资本协议,商业银行表外业务有狭义和广义两种。从广义上看,商业银行所有不在资产负债表中反映的业务,都可称之为表外业务。在发展初期,以存贷业务为主的表内业务是商业银行主要的收入来源。但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和金融管制的放松,国内外商业银行逐步突破单一传统的表内业务模式,转向发展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