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媒体热议
大学要补一堂反诈课
时间:2023-12-13  来源:钱江晚报
  谁能拒绝暴富的诱惑?诱惑,只要不断地诱惑,然后就真的有人上当了。这回上当的,是安徽的4名高职学生。
  这4名学生在外实习期间,轻信不法分子的诱惑,结果偷越国境到达缅甸后与家人失联。消息传出,立即登上话题热搜。在警方的全力寻找下,3月20日下午,缅甸方面已将3名学生通过口岸移交给中国警方,另一人在中途已被劝返。
  从提心吊胆的焦虑,到心头的石块落地,许多网友和他们的家人一起,共同经历了一次危险之旅。人们在为这4名大学生的遭遇扼腕叹息的同时,不由得也心生疑虑:当下国内的相关部门,对提防境外诈骗的宣传力度很大,为什么还会有大学生掉入金钱的陷阱,相信这种“天上掉馅饼”的骗局呢?更何况还是偷渡出境,难道不懂法吗?
  毋庸讳言,能够在一场骗局中得手的人,都有深谙人们心理弱点的技巧,才有操控人心的力量。抛出“出国务工暴富”的诱饵,瞄准的是高职院校的学生,可谓切中软肋。对一个急于找工作的大学生来说,这不是中奖骗局,不是美容骗局,这是一个工作骗局,家里和自己都忙于找钱维持生计,又焉能不上当?
  其实,只要稍加梳理就不难发现,去缅甸打工受骗并非是孤例。近年来,一些东南亚国家诈骗集团的活动十分猖獗。某些网络平台经常会发布消息,吹嘘“丰厚待遇”,从国内招聘员工骗至境外,有人就此落入不法分子的陷阱。试想一下,缅甸作为东南亚人口大国,人均月工资还不足千元。在这样一个充斥着廉价劳动力的地方,简单打份工,就能实现暴富的美梦,这无异于天方夜谭,恐怕等来的只有噩梦。
  成年人也好,大学生也罢,为什么会相信暴富神话?一方面有一种侥幸心理,相信存在所谓的成功捷径。另一方面,新生代骗局层出不穷,它以更加隐蔽的方式存在于大家身边。新闻中的4名大学生轻易上了这么一当,这是我们作为局外人看到的结果。所谓当局者迷,在这个过程中不法分子究竟给涉世未深的学生灌了什么迷魂汤,我们是没有办法想象的。这也是不少骗局防不胜防的一面。
  作为大学生,虽然说读书学习之外,加强自身防范意识很重要,但就怕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新的骗术永远难防。加强反诈意识,这一课,社会和学校要形成合力施教。学生也要认真学,除了能够拒绝普通骗局干扰,还要有预防新型骗局引诱的能力,才能避免类似的事件再次发生。
编辑:马雯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河润中卫景色新
    河润中卫景色新
    宁夏首次记录红腹灰雀
    宁夏首次记录红腹灰雀
    宁夏人物
  •  责任奉献宁夏山川 智慧温暖塞上百
  •  治沙英雄 王有德的“二次创业”
  •  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
  •  兴业银行银川宝湖天下社区支行理
  •  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