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银川市中级人民法院聚焦司法服务保障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的主责主业,不断提升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现代化能力。2019年至今,共受理涉知识产权案件1754件,结案1725件,结案率98.35%,涉及发明专利、实用新型、植物新品种等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
依法能动履职,构建现代化知识产权保护机制。结合宁夏地区知识产权保护实际、全区第一审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司法实践,先后出台《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管理办法(试行)》《技术调查官参与诉讼程序指引》,对审理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时引入技术调查官作出明确规范,进一步深化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事实查明机制。创新构建“跨域巡回审判+N”司法服务模式,打通司法服务“最后一公里”,采取就地开庭、就地调解、就地释法的模式,让司法更接地气,为当事人节约维权成本,力求“审理一案,教育一片,规范一方”。与自治区市场监督管理厅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衔接联动工作机制,持续加强在知识产权行政保护与司法保护衔接、案件办理、人才培养、普法宣传等方面的合作,共同推进知识产权强区建设。
厚植法治沃土,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推动建立宁东工业基地知识产权保护站,为基地内企业提供常态化知产服务。积极参与区域内大型商展会,进驻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为参展商提供知识产权领域一站式、零距离的司法服务。跨域走访中宁国际枸杞交易中心、大型工业园区、高精专产业企业,为新质生产力保驾护航。开展全区商标、技术专利、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知识产权保护直通车”服务,为权利人提升维权意识、拓宽维权渠道。丰富普法宣传形式,通过媒体报道、信息撰写、自制短视频、发布宣传片等多种形式开展宣传工作,营造全社会“尊重知识,崇尚创新”的良好氛围。
2020年1月,该院民三庭获评“全国法院先进集体”,2023年11月获评“全国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集体”,2020年一案获“全国优秀裁判文书三等奖”,2021年一案获“全国法院百篇优秀裁判文书”,2022年、2024年各一案入选中国法院50件典型知识产权案例,五案入选自治区高级人民法院发布的《宁夏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21—2023年)》15件典型案例。2023年一人获评全国知识产权保护工作成绩突出个人,一人获评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审判工作先进个人。审理宁夏首例涉专利侵权知识产权行政案件,办结宁夏首例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调解协议司法确认案件。 (通讯员 马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