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兰山是宁夏平原的屏障,向南北逶迤延伸,气势雄伟。四季轮回,造就了贺兰山不同的风光。贺兰晴雪,还只是人们远远窥见的一幅美景,在大山的深处,是更神奇的胜景。
贺兰积雪神往的美景
就在贺兰晴雪的照片刷屏朋友圈时,有人已经走进贺兰山,感受山上的雪景了。户外爱好者阳光和驴友们前几天去了贺兰山,山里的雪又厚又干净,一路都是美景。“树枝上也挂满了雪,太阳光穿过山崖照射在雪上,反光特别亮,就像要燃烧起来。”他说,雪中的贺兰山,让人心旷神怡。
“由于气候的变化,现在人们看到的贺兰晴雪或贺兰积雪,和古代人看到的或许还不太一样。”郑济洧解释,在古代,冬天的天气可能更冷,诸如王安石写的“燕山雪花大如席”,还有《水浒传》里《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写的雪把房子都压塌了,这种大雪在今天确实令人难以想象。而贺兰山上也不乏这样的大雪,正如明庆靖王朱栴在《贺兰大雪》中写的“北风吹沙天际吼,雪花纷纷大如手。青山顷刻头尽白,平地须臾盈尺厚。”如此大雪覆盖在贺兰山,在晴空万里的天气中又呈现出什么景象,实在令人神往。
而神奇的还不止于此。“我父亲以前就说过‘贺兰积雪六月景’。这个六月指的是农历,按阳历算应该到7月了,正是夏天。”宁夏地名专家郑济洧觉得,“贺兰积雪六月景”的说法可能有点夸大,但过去农历四五月或许还能看到贺兰山上的积雪。他说,在他小的时候,银川的冬天还是很冷的,下一场雪有五六寸的厚度,可想而知山上的积雪会更厚,而且不容易融化,整个贺兰山积雪的状态可以一直持续好几个月,甚至小半年。“你能想象到平原上天气都暖和了,还能看到山上的雪,那是多么神奇的景象。”
贺兰雾凇梦幻的山林
雾凇,俗称冰花、树挂等,是非常难得的自然奇观。“所有的树木、石头都变白了,那不是一团团积雪压在上面的白,是每一根枝叶都被包裹成白色的。”户外爱好者阳光经常去贺兰山徒步,2020年新年过后的第一周,他照例到贺兰山滚钟口登山锻炼,不承想见识到了山里的雾凇景观,像进入了童话世界一般。“之前户外登山十几年来,爬遍了贺兰山的沟沟坎坎,几乎没有见到过雾凇,尤其是在植被稀少海拔较低的浅山地区。”
那次遇见雾凇让他和同行的人都特别兴奋。他回忆,那天山里有雾,刚刚登上莲花山顶,逐渐出现了雾凇。凭借多年登山的经验,他推测随着海拔的升高,树梢凝结的雾凇会越来越多。果然,在大家一路惊叹中,看到的风景越来越梦幻。
“雾凇,是低温时空气中的水汽直接凝华成固态,附着在树梢、石头、地面等地方形成的。这种景象不常有,必须达到一定气象条件。”宁夏气象台首席预报员贾宏元介绍,首先环境中的水汽得足够多,干燥的情况下是不会有雾凇的。其次温度也得足够低,水汽才能由气态直接凝华为固态。此外,周围的风也不能太大,否则会把水汽吹跑。“所有的条件都满足,才可能出现雾凇。而银川冬季干燥,一般雪后的几天有可能出现雾凇。”
正是因为雾凇形成的条件苛刻,阳光更是欣慰,他相信这是贺兰山给热爱自然,坚持不懈的人的奖励。
贺兰云海山中的仙境
相对于雾凇,云海倒是比较常见。
“云海说白了还是云层,只是人站在山顶,而云层在低于山顶的高度,就像在脚下,波起峰涌,一望无边,和海浪一样。”贾宏元解释,云层是水蒸气遇到高空冷空气凝结累积而成,只要水汽条件合适、气温合适,山上就会形成云海。而且不光是冬季,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出现云海的景观。
云海是山岳风景的重要景观之一,阳光的相册中,有很多贺兰山云海的照片。“我印象深刻的贺兰山云海,一次是元旦雪后登临主峰敖包疙瘩,看到主峰两侧山涧有云海。一次是在雨后的巴彦笋布尔峰,清晨日出时刻,波涛汹涌,遍地流云。还在贺兰山滚钟口海拔1800米以下的浅山地域,看到过一次云海。”阳光说,贺兰山滚钟口看到的云海也是前年刚过完年那次登山,整个云海的过程持续时间很长。他记得那次即将登上鹰嘴崖时,太阳要出来了,云雾正在由高向低沉下去,他认为云海快要出来了,赶紧和同行的人迅速向山头爬去。云雾退缩到山梁两侧的山沟,随风上下起伏,就像海浪冲击着岸,慢慢将群山包裹。“因着阳光照射的关系,山梁两侧的云海还不相同。西侧洁白浓厚,比较平静;东侧就像惊涛拍岸,起伏不定,波澜壮阔。”
阳光感慨,那次在鹰嘴崖看了近2个小时云海,拍了大量照片,依旧觉得看不够。“这就是仙境啊。” 记者 李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