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读书?眼睛到不了的地方,文字可以。很多东西,眼睛看不到,读书可以;脚步不能丈量,读书可以;身体无法抵达,读书也可以。读书是为了将来和你的爱人不止讨论柴米油盐酱醋茶,还可以谈论琴棋书画诗酒花。在阅读上度过光阴,即使物质贫瘠,精神上却无比富饶。
每日分享一本好书。
作为巷道爆破工,陈年喜深潜于大地5000米深处,用炸药和风镐轰开山体,凿出金、银、铜、铁、镍。
与他一起出生入死的是王二、德成、小渣子等同样低微的命运。后来有的人在爆炸中跑成一蓬血雾,有的被气浪削成了两半,只有他相 对幸运,只留下颈 椎错位,尘肺病,还有一只失聪的右耳。
翻开《活着就是冲天一喊》,这些悲怆炽烈的生命逐一呈现在你的面前。艰辛的劳绩,无常的生死,每一个故事,都像陈年喜在矿山深处敲下的石头一般坚硬,炫黑。
2020年3月23日,陈年喜确诊了尘肺病,这是16年矿工岁月的附赠。
胸闷、呼吸沉重、肺里有咳不完的痰。这是尘肺的主要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的肺会变得像石头一样坚硬。不可逆转,终生无法治愈。
死亡率高达22%。
这位曾轰动国内外的矿工诗人,形容自己确诊的那一刻,“脑子轰地一响,一下子蒙掉了”。
他坐在医院长长的走廊里,外面的天气格外好。因为疫情,医院没有什么人,安静得好像整个世界就只有他独自一人。阳光穿过窗户,在地上投下一个三角形的影子,那个锐利的角正对着他的脚。
他看了好久,一下子想到了好多人,好多事。
大地5000米下的矿工生涯,爆炸中跑成一蓬血雾的矿友,一下子又轰隆隆地回到了他的生命中。
这些年,陈年喜三度登上央视,《人民日报》也对他做了报道。他还远渡重洋,去哈佛大学、耶鲁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做了巡回演讲。现在余下的日子已经可以计数,光鲜的履历就变得毫不重要,最紧要的抓紧时间,把那些深埋在大地5000米之下的生死逐一记录,也算对死者有了交代。
一年后,有了这部非虚构作品集——《活着就是冲天一喊》。
“活着就是冲天一喊”,是陈年喜在秦岭金矿上写下的诗句,悲怆,又充满力量。在这本书之前,还没有哪部作品如此真实、深入地呈现大地5000米下的矿工命运。
从前我认为浪漫是罗密欧与朱丽叶至死不渝的爱情,浪漫是落日与晚风深情的相拥,浪漫是夜晚溜进玫瑰园里的月光,又或者,浪漫是“今晚月色很美”,是“用我三生烟火,换你一世迷离”。
而在《活着就是冲天一喊》这本书里,在矿工诗人陈年喜身上,我看到了“在矿洞里写诗的浪漫”,看到了一个人在压抑的环境中写作残酷顽强之美的浪漫,此时我才明白,浪漫是一种“生的勇气”,浪漫是在极其平凡,遍布枷锁的日常里偶尔闪现的各类灵光;浪漫是有关生命之重和生命之轻,有关人的幸福与不幸的事情,浪漫的背后是沉重极强的疼痛,是血与泪刺激出来的灵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