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读书
庄子:最通透的活法,是心不受力
时间:2025-01-03  来源:每晚一卷书微信公众号
  世间万事,风云变幻,我们每天都要面对诸多挑战。
  也许是利欲功名的诱惑,也许是荣辱得失的无常,没人能逃过这一番历练。
  然而,庄子却说:“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
  外界始终都在变化,但只要心不受力,人就能获得真正的宁静。
  不为物累,不为欲伤,我们才能悠游世间,活得逍遥坦然。
  1
  不因名利而动心
  《庄子·杂篇》中,有这样一段对话。
  孔子问颜回:“你家境贫寒,居处卑微,为什么不外出做官呢?”
  颜回说:“种地能让我活下去,弹琴能使我欢愉,学习能使我快乐,所以我不愿做官。”
  孔子因此感叹:“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
  这世上,大多数人都爱美名高位,追求权力富贵。
  得不到时,人便忧虑烦心,终日执于一念;得到了,却还想要更多,内心永远躁动不安。
  可身寄人间,名利终究是华梦一场。
  忘记身外之物,人才能不受诱惑,永远遵从自己的本心。
  宋朝谏臣刘安世,师从司马光,为官多年始终刚正不阿。
  有时他向皇帝谏言,惹得皇帝大怒,他也不害怕,反而还会等皇帝消气后再次进言。
  也因此,他得了个“殿上虎”的称号,朝堂之上无人不对他心生敬畏。
  有人曾以高官厚禄引诱刘安世,让他多为子孙做打算。
  他却一口回绝:“如果替子孙打算,我就不至于这样了。我只想做元年间的完人,好到九泉之下见我的老师司马光。”
  在刘安世看来,做官是为民谋福,而非是为己谋利。站得太高,反而会让自己畏首畏尾,失去自己的初心。
  就这样,他全心全意为百姓做事,虽然一辈子都没当上什么大官,但深受百姓爱戴,为后世所赞颂。
  庄子说:“不与物交,淡之至也。”
  不因身外之物而动心,这是恬淡的极致。
  君子之志,从来不在名利场上。
  因为他们知道,人活着除了物质,更重要的还是内心的丰盈。
  当世人都在追名逐利,为了世俗的成功汲汲营营。
  真正通达之人,早已超越了外物的限制。
  不再因为得失而烦忧,人的身心也就获得了最大的自由。
  2
  不因是非而累心
  《庄子·外篇》中,有个叫士成绮的人。
  他因崇拜老子的智慧,慕名去拜访老子,却发现老子不修边幅,家里也是乱糟糟的。
  失望之余,他忍不住嘲讽对方:“别人都说你有高世之智,可依我看,你跟老鼠差不多。”
  本以为老子会生气,可没想到老子根本不搭理他。
  士成绮得不到回应,只好灰溜溜地走了。
  第二天,士成绮觉得自己的做法有失妥当,于是来找老子道歉。
  老子依旧是淡淡的态度,回复说:
  “你骂我是什么,都没有关系,因为我还是我,并不能影响我,更不能改变我。”
  在这个嘈杂的世间,每个人都会面对非议和偏见。
  如果被他人的言论牵着鼻子走,人的内心便会如过山车般起伏,永远也得不到清净。
  所以庄子劝诫世人:不谴是非,以与世俗处。
  不必拘泥于人世间的是非对错,你自己问心无愧,也自然不受其累。
  清朝时,常州有个魏大夫。
  有一次他去病人家中为其看诊,离开后病人就发现自己丢了十两银子。
  病人的儿子去魏大夫家讨要,而魏大夫也并未辩解,就把钱还了回去。
  此事过后,外界对魏大夫的诽谤之声四起,可他却神态自若,丝毫也不在意。
  后来,病人痊愈,在打扫床底时发现了原以为丢失的银子。
  病人这才醒悟,是自己错怪了魏大夫。
  父子俩一起来到魏家道歉,没想到魏大夫不仅不生气,还叫他们不要放在心上。
  病人的儿子不解,问他:“本来是我诬赖先生,为什么先生甘愿忍受污名而不解释呢?”
  魏大夫却笑着说:“我知你父亲勤俭,得知丢了银子,他的病情一定会加重。而身为医者,我最大的使命就是治病救人,那些是非又算得了什么呢?”
  父子俩听完,感动得涕泪涟涟,而魏大夫也得了个“魏大善人”的称号,享誉十里八乡。
  庄子说:“举世誉之而不加劝,举世非之而不加沮。”
  世人赞誉我,我不会因此感到荣耀,世人非议我,我也不会因此感到沮丧。
  一个真正活得通透的人,容得下外界的一切言论。
  因为他们明白,他人的描述并非真实的自己,而自己的本质也不会因人而改变。
  与其为此忐忑不安,不如笑骂由人,让一切随风而去。
  从别人的嘴里走出来,心不受其乱,任何流言蜚语都伤不了你。
  3
  不因无常而劳心
  人生百年,荣枯有数,得失难量。
  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担忧在所难免。
  可庄子却说:“物之生也,若骤若驰,无动而不变,无时而不移,夫固将自化。”
  这世上所有生命的成长,本来就是在不断变化的,根本不需要刻意去做什么。
  如果为注定发生的事过分焦虑,为不可控制的事耗费心神,就是把自己置于痛苦的漩涡,让内心犹疑不定,让自己煎熬不已。
  唐朝诗人卢照邻出身望族,自小生活优渥,一路顺风顺水。
  求仕早期,他更是得到邓王李元裕的赏识和重用,担任典签之职。
  然而,正当他春风得意时,他写的一首诗,得罪了武则天的侄子武三思,他因此获罪入狱。
  人生第一次遭遇变故,他每天彻夜难眠,百般忧思之下,患上了风疾。
  好在家人多方打点,他很快获释,而且仔细调理,他的身体很快就能恢复。
  可经此一事,卢照邻的心境犹如投石入湖,涟漪不断。
  他变得谨小慎微,经常杞人忧天。
  没过多久,他的父亲又突然病逝。
  卢照邻因为悲痛过度,导致病情加重,他的手脚失去了知觉,也不再能胜任当前的官职。
  绝望之际,他辞官回家,最终因不堪病痛的折磨,选择自溺而亡。
  古诗有云,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生活本就是跌宕起伏,谁也不可能一直顺遂。
  面对福祸无常,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风来了就吹风,雨来了就赏雨,接住生活给予的一切,痛苦也就烟消云散。
  《庄子·田子方》中,孙叔敖曾三次出任宰相,可他脸上却从不见任何喜色。
  他也曾被三次罢官,但也从不见有任何忧愁。
  好友肩吾问他:“三次上任,三次罢黜,你心里是什么感受?”
  孙叔敖说:“吾以其来不可却也,其去不可止也,吾以为得失之非我也,而无忧色而已矣。”
  该来的不必推辞,该离去的也挽回不了,得失非我所能控制,明白了这一点,自然不会过于纠结焦虑。
  庄子说,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
  生命中的所有经历,不管是美好还是糟糕,转眼间都会变成过去。
  若时时忧心忡忡,事事挂在心头,那就如同给自己套上枷锁,让人难以解脱。
  不如把心放宽一点,‌接纳世事无常,‌淡看际遇起落。
  允许一切发生,你才能遇见更多可能。
  让一切为己所用,你才能变得更加强大,无惧兵荒马乱的一生。
  ▽
  庄子说:“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迎,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人活到最高境界,心就像镜子一样。
  对外物既不送也不迎,只反映而不留存,所以能承受万物的变化而不受损伤。
  这世间纷繁复杂,谁也不能独善其身。
  但只要心不受力,我们就能于聒噪中寻得一份清净,于庞杂中活出一份简单。
  心态平和了,你人生所遇皆是美好和幸运。
  心境开阔了,无论身处何地,你都能保持坦荡和从容。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宁夏回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S50海原至平川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河湿地里的凤头百灵
    黄河湿地里的凤头百灵
    黄河湿地  冰雪作画
    黄河湿地 冰雪作画
    宁夏人物
  •  宁夏林永峰、李彬追记一等功
  •  种下万亩林 为大地披绿
  •  高贵武:做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
  •  农民作家单小花:我从寒冬来 暖人
  •  硝河马姐的“绣花功夫”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