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贺兰县聚焦农业产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适水产业,全力提升“西北适水产业第一县”综合水平,今年全县适水产业面积稳定在5.8万亩,其中发展名特优新湖塘养殖面积1.2万亩。9月29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为了擦亮贺兰县“适水产业”金字品牌,近年来该县引导金融机构助力养殖户“轻装前行”,仅贺兰农村商业银行就提供了超3000万元资金支持。
南美白对虾上市。
当日,银川市民王凡从金凤区赶到贺兰县立岗镇永兴村买南美白对虾。无独有偶,家住兴庆区的张鹏驱车到贺兰县洪广镇北庙村订购螃蟹。进入9月,大批市民慕名驱车到贺兰县购买新鲜上市的南美白对虾、螃蟹、鲈鱼等海鲜。
贺兰县盐碱地分布广泛,“盐碱水模拟海水养殖虾蟹”技术的探索研究使“以渔治碱”成为贺兰县开展盐碱地综合治理和利用的重要方式。贺兰县晶诚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晶诚水产)是最早探索“陆产海鲜”的贺兰县水产企业之一。该企业负责人高长城介绍,贺兰县盐碱地的盐度多在2至18之间,pH值7.7至9.3,具有发展海产品的先天优势。但首次尝“鲜”并非一帆风顺,模拟海产水环境并非易事,为此,该公司先后与宁波大学等高校和院所建立技术交流合作关系,寻求科研支持,并在专家团队的指引下,投入资金将大塘养殖升级为设施养殖,配套水质监测设备,使南美白对虾种苗逐步适应盐碱水的低盐环境,实现成功培育上市。
捕捞螃蟹。
在此过程中,贺兰农村商业银行向晶诚水产授信600万元贷款,为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快设备升级、加强种苗育种注入金融活水。如今,该公司拥有350亩高产养殖示范池塘、80亩南美白对虾育苗车间和超3000平方米现代化养殖温棚,年产量可达3.5万公斤。
据了解,贺兰县本土金融机构围绕当地“质量渔业、绿色渔业、科技渔业、品牌渔业”建设“适水产业”金融服务场景,通过介入担保公司放宽融资条件、下调贷款利率降低融资成本、调优手续资料提升融资效率,做足金融服务保障。对名特优新渔业养殖,重点做好科技资金投入扶持,适度放大可贷额度、放长贷款期限,让企业能够安心持续加码新质生产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