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9日,记者从中国人民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获悉,2023年我区加大稳健货币政策执行力度,全年金融总量较快增长,存贷款总量双双突破9000亿元,贷款增量屡创历史新高,信贷结构优化向好,融资成本处于历史低位。金融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作用显著,为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金融动能”。
金融活则经济活,金融稳则经济稳。2023年,金融总量较快增长,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数据显示,2023年12月末,全区人民币存款余额9329.49亿元,同比增长10.2%。贷款增量创历史新高。2023年12月末,全区人民币贷款余额9695.89亿元,同比增长9.1%,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810.53亿元。创有统计以来最好水平。全年贷款维持在8.5%-10%的稳定增长区间;从机构支持情况看,全国性银行和地方性法人银行增量均呈现同比多增,信贷投放实现总量合理增长、节奏平稳有序。
人民银行宁夏区分行调查统计处处长王青说,稳增长的同时,我区信贷结构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社会融资规模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据初步统计,2023年,全区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1210.52亿元,同比多增464.42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67.2%,高于全国平均水平4.8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债券融资和股票融资净增加43.31亿元,同比多增27.76亿元。
从这些数据不难看出,市场信心正逐渐提振。值得一提的是,金融实实在在地让利,同样给予了更多市场主体敢闯、敢为的底气。“信贷投向重点突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中国人民银行银川中心支行调查统计处处长王青介绍,过去的一年,信贷期限结构与实体经济资金需求更加匹配。普惠领域贷款增速较快。2023年12月末,全区普惠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0.4%,个体工商户、小微企业主经营性贷款余额分别同比增长18.7%和14.4%,涉农贷款余额同比增长9.8%,以上领域均保持了平稳较快增长,切实增强了小微、涉农等领域发展“韧劲”。
消费、投资领域增势较好。2023年12月末,全区个人住房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0%,非住房类消费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3.6%,增速均较上年末明显提升。全年企事业单位贷款新增380.97亿元,同比多增53.54亿元,其中,工业、基础设施行业贷款新增375.37亿元,占全部行业贷款增量的79.6%,为全区重大项目的投资、建设提供了有效资金支持。
企业融资成本持续下行,企业贷款利率降至历史最低。据介绍,2023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持续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重要作用,引导辖区金融机构及时合理下调存款挂牌利率,降低负债成本,为贷款利率下行创造良好空间。2023年12月,定期存款加权平均利率为2.08%,同比下降0.13个百分点。同时,强化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引导作用,促进贷款利率明显下降。2023年12月,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为4.01%,同比下降0.36个百分点,持续处于历史低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