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精神,推动移动支付、银行卡、现金等支付方式并行发展,更好满足外籍来宁人员和老年群体等社会各群体支付服务需求,人民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着力健全“三项机制”,全力推进优化支付服务工作,更好服务社会民生和高水平对外开放。
健全“纵横联动”机制,构筑整体工作“骨架”。人民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针对优化支付服务工作系统性强的特点,横向建立商务、文旅、交通、出入境管理等17部门工作会商机制,纵向集结支付结算、货币金银、外汇管理等条线相关人员及中国银联业务骨干,成立优化支付服务工作专班负责统筹协调和推动落实。组织召开政府相关部门座谈会、金融机构推进会等,明确优化支付服务工作“一把手工程”定位,压紧压实各方责任,着力打造“横向联动、上下贯通、权责清晰、协同高效”的工作体系。同时在充分调研大型商圈、机场等重点场所支付服务现状、梳理总结问题短板、吸纳各方工作意见的基础上,联合各政府部门共同研究出台《宁夏回族自治区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 提升支付便利性工作实施方案》,确定4月30日、5月31日、8月31日和12月31日四个时间节点,明确优化支付服务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健全“重点推进”机制,凝聚各方工作“合力”。人民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聚焦“食、住、行、游、购、娱、医”等重点场景,联合中国银联摸清支付服务主体底数,商请各行业主管部门提供宁夏重点商户名单,在充分吸纳文旅、商务等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上,研究确定3159家重点场所、重点商户,涵盖宁夏5市。针对银行卡受理机具待改造的商户,逐家明确牵头改造机构,采取“两步走”工作安排,先确保规模以上大型商圈、旅游景区、涉外酒店等重点场所、重点商户的支付服务全覆盖,再确保公共事业缴费、餐饮消费等民生领域场景的支付服务全覆盖。截至4月30日,宁夏重点场所、重点商户可受理外卡的商户有2290户,受理覆盖率达72.49%。针对人民币现金使用环境优化行动,加快落实“零钱包”入千商进万户活动,对重点商户开展全面摸排,张贴收取现金标识,重点推进出租车行业“零钱包”配备工作。截至4月30日,已发放零钱包3.36万余个,其中面向出租车行业发放零钱包1534个,重点场所、重点商户现金受理标识张贴覆盖率达100%。在民航部门大力支持下,加快推动银川河东机场“优化支付服务工作示范区”建设,有序推动机场消费场景的境内外银行卡受理设备改造、现金使用环境优化、外卡取现ATM机布放、外币兑换机布放、支付服务宣传引导、服务人员培训及后期督导检查等各项工作。截至4月30日,银川河东机场已新增外币代兑机构1家,新增支持外币兑换业务的银行网点1家。
健全“督导问效”机制,用好工作督查“利剑”。人民银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分行组建由人民银行牵头、各行业主管部门配合、各银行机构参与的跨部门、跨条线督查小组,集中各方力量,全面下沉市场一线,集中“火力”开展督查。建立“日规划、日督查、日通报”机制,按照督查工作安排表,每日派发督查工作单,深入重点场所、重点商户了解工作进展及成效,对督查发现的问题逐条记录,点对点汇总反馈,由工作专班进行每日通报,切实做到以督压责、以查问效。综合运用官方微信公众号、主流媒体、报刊等各种宣传渠道,组织各银行机构、支付机构面向外籍来华人员和老年群体等社会各群体,广泛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覆盖面广、触达率高的支付服务宣传推广活动,在机场、旅游景区等重点场所发放支付服务宣传手册、播放宣传视频。截至4月30日,共开展线上线下支付服务宣传2100余场次,有效覆盖45.46万人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