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以新的发展理念作指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和当务之急。
十九大报告强调,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指导三农问题方面的新进程。以新的发展理念作指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所在和当务之急。
一、充分认识三农问题的重要性。十九大报告中提到七大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其中之一,这是在深刻认识城乡关系、变化趋势和城乡发展规律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在我国,解决好三农领域的问题,是决定国家长治久安、关系到改革顺利发展的大问题;同时,在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发展从来都是互相促进互相联系的,是命运共同体。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是我国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且比单一的农业现代化涵盖的范围更加宽广,农业出路在现代化,指出了我国三农问题的症结。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优先二字,也让我们自觉的把三农工作放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首要位置。
二、充分认识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状。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着力点在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也是乡村振兴的受益者,所以必须要把亿万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调动起来。乡村振兴战略的五个方面,都是能给亿万农民带来好处、带来利益、带来福祉、能让农村面貌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具体方向。这些战略不仅明确提出了清晰的任务导图,而且进行了相应的制度创新。这是充分认识目前我国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现状后进行的科学决策。从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期,我们要圆农民的幸福梦和农村的富裕梦,要让农业成为绿色、安全、可持续的现代化产业,要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彻底改变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不二的选择。
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抓手。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关键在人、地、钱。要在继续推动农业人口转移进城、降低乡村人口占比的同时,注重解决农村人口和农业劳动力的老龄化问题,引导部分农民工返乡,来自农村的大学生回乡,在城市长大的科技人员下乡,到农村去创业,高起点发展现代农业、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要保持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第二轮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长三十年,这是给农民吃的定心丸。要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广辟来源、多措并举,按照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理念,配置公共资源优先向三农倾斜,把发展普惠金融的重点放到农村,加强对乡村振兴的金融支持,引导社会资本共同参与乡村的振兴。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体制机制上的全面深化改革。具体讲,就是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调动亿万农民和广大农村地区的积极性,处理好农民和土地的关系,处理好坚持农村集体产权和保护农民财产权益的关系,处理好农业适度规模发展和小农户经营的关系,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实现农民增收的关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也需要构建现代化农业农村体系,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以支持和鼓励农民就业创业为重点,拓宽增收渠道,加快推进农业农村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构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还需要补短板,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努力解决乡村发展中存在的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难题,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更需要加强党的领导和健全完善政策体系;实践证明,凡是发展较快发展较好的地方,都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带动和战斗堡垒作用、基层党员干部的能人示范作用以及基层群众性组织的自治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