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年轻时的毛泽东从来不焦虑》后,不禁让人赞叹毛主席面对事物的超高智慧,以及他超强的学习能力和对事物规律的把握,而所有这些,都来源于实践中摸爬滚打的历练。
原文中是这样写的:毛主席为什么不焦虑?依靠的,就是他长期以来的读书、思考和实践,突破了思想认知限制,并最终在更高的思维层面上,建立起了强大的精神信念。
我们如何能做到不焦虑,可以归结出以下四点:
第一,抱着直面问题的心态去寻求解决之道。
我们得既能看到问题还要认清问题,这就解决了问题的一半。要自信,但是不能盲目的自信。就像毛泽东说的:“什么是困难,熟悉的工作已经不需要干了,而不熟悉的工作正强迫我们去做,这就是困难。”所以克服焦虑心态的第一条就是:永远不要有等一等、躲一躲、靠一靠的消极心态,永远不要有恐惧问题的心态。做好一切情况都可能发生,随时面对各种困难和挑战的准备,不惧怕失败,是不会失败的第一步。记住毛主席说的话:在我们面前是没有悲观的,我们能够战胜任何困难。
第二,在对规律的把握中练就一套万能法则。
我们要在工作中善于找规律,认识规律,通过规律处理解决问题。我们之所以对将要面对的问题和困难感到没有信心,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缺乏训练,无法建立起接触一项工作、短时间就能摸透规律的信心。
第三,在现实的摸爬摔打中不断精进。
就是要动起来,就是要实践,任何事情都不能仅仅落在口头上,最终还是要落到行动上,不要做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核心就是一个字:干!
第四,对未来的担忧是所有焦虑的源泉。
当下不够好,才会让我们对未来产生忧虑。不要去厌烦它、恐惧它,这恰恰说明了你是个警醒的、善于发现问题的人,先从思想上警觉,然后去实事求是地分析问题,通过大量的调查了解,找出路径的关键。剩下的就是坚定的行动,并且坚信自己的行动能够起到作用。
总之,我们要在工作中善于学习、善于思考、善于分析、善于实践、善于突破、善于总结,要有目标、有方法、有信心、有担当,做到不等、不躲、不靠、不厌烦、不恐惧,积极行动起来,一步一个脚印的奔向未来,“撸起袖子加油干”,让人生的每个阶段都有所求、有所为、有所得,自然就不会焦虑。
(太阳山水务公司 黄敏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