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寺堡项目组2024年工作总结
初心如磐行致远 奋楫笃行启新程
2024年,在中心党委的坚强领导下,项目组以推动红寺堡灌区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把推进项目建设,及时发挥投资效益作为重中之重,落实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奋力打好国债水利项目建设大会战。在加快项目建设的同时狠抓质量安全,落实责任,驻扎建设一线,以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和朝气蓬勃的精神面貌推动工程的全方位高质量建设,如期告竣年度工程任务,工程建设整体取得显著成效。
一、年度任务完成情况
一工程建设任务按期完成
项目于2024年2月底正式开工建设,春季实施17.1公里的支干渠砌护改造,于4月初完工并投入灌溉运行,目前已完成分部工程验收,取得阶段性成果。9月份夏秋灌停水后,全面开展支泵站更新改造、支渠砌护、变电所翻建及配套自动化工程等。自开工伊始,全体参建单位紧盯目标、全力奋战、各司其职,加强组织与协调,以“百日攻坚战”为契机,多措并举,狠抓落实,用90天的时间完成投资达3亿元。目前,已完成支渠砌护44.6公里,翻建35Kv变电站3座,新建35Kv供电线路15.7公里,5座支泵站的土建、机电设备安装及调试工作,累计完成投资37311万元。计划于2025年1月中旬完成各泵站的空载试运行工作,为2025年灌区按期春灌提供有力保障。
二国债资金支付顺利完成
为顺利完成国债资金支付任务,中心主要领导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协调指挥,帮助解决具体问题和困难,为项目顺利推进提供坚强支撑。项目组围绕国债资金目标,研习政策文件,制定“专属作战图”,明晰月度支付计划。按照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结算的原则,及时开展资金支付工作,目前已完成国债3.3亿的资金支付任务。
二、建设管理关键措施
一构建高效沟通机制
为高效推进工程建设,项目组全面落实“1+N”建管模式。对接运行管理单位成立现场管理机构,派驻专业人员与建设中心项目组联合进行现场管理,构建多方协调机制,充分发挥运行管理单位属地管理优势,解决当地社会问题,及时将运行管理需求融入工程建设,形成强大的管理合力。
二数字变革实战实效
面对红寺堡项目工期紧、任务重、点多、线长、面广的实际情况,试行宁夏水利工程建设协同工作平台,通过平台建立实施目标和质量、安全管理计划,对项目的工期和具体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制定标准化、规范化的安全检查、安全教育培训、质量检测等计划,并在平台的指引下开展质量、安全管理工作。工程建设管理模式也在一张张详细的台账中走向精细,在一组组数字中走向规范。业务“一条线”,管理“一张网”不仅为项目组提供了全方位的项目管理视图,也实现了工程建设质量、进度、安全、成本的规范、高效管控,为水利工程建设智慧管理的全面推广提供可借鉴经验。
三严格施工过程管控
在项目推进过程中,项目组始终秉持严谨负责的态度,严格执行建设管理程序,将规范化管理贯穿于工程建设的每一个环节。对于设计变更与现场签证,项目组制定了一套严格、细致的流程,任何变更与签证都必须经过多方论证、审批。在项目建设中,项目组按照“施工、验收、结算”同步的原则,规范开展项目管理工作,全面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与高质量完成。
四加强工程质量管控
项目组坚持问题导向,认真总结分析历次检查中暴露出的各项问题,重点关注、系统防范,不断强化工程质量管控,落实严要求的同时执行高标准。强化源头控制。多次组织监理、施工、检测等单位对商混站及施工现场原材料进行突击检查,及时处置不合格原材料,从源头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强化过程控制。以“日常巡查+突击检查”的方式,及时发现并纠正施工违规行为,督促保温措施落实到位,强化施工质量管控措施,保证各环节施工质量,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坚决进行返工处理,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及时组织召开质量专题会议研究处理。对项目涉及的262个重要隐蔽(关键部位)实施“法人、运管、勘察、设计、监理、施工”举牌验收,严把工程质量关,确保建设优良工程。
五强化安全生产管理
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施工过程安全生产管理。共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安全度汛责任书各13份,进一步明确项目建设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形成“层级分明,上下贯通”的安全生产组织网络。严格对照相关规范、规定要求,组织参建单位开展重大危险源辨识,督促施工单位完成危大工程施工方案编审,确保重大危险源有效管控。及时规范开展应急救援演练,提高参建人员安全风险防范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提升参建单位应急反应能力。加强安全过程管控,严抓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结合三年专项整治行动有关要求,与所有参建单位一起学习、掌握、落实安全生产管控“六项机制”,认真开展脚手架搭设、消防、机械设备、施工用电、农民工宿舍等重点部位隐患排查治理工作,累计开展各类检查10余次,同时全面推进文明工地建设,落实施工现场分区管理、农民工挂牌上岗等一系列措施,有效提高安全文明施工形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展望新的一年,朝内看,也要朝外看。纵向看进步,横向找差距,透过对过去一年的总结回顾和系统分析,看清自身优势,认清短板弱项,这一年来,红寺堡项目组建设管理能力和水平显著提高,工程实体质量稳中有升,安全管理整体平稳,进度目标如期实现,但依然存在建设管理工作不到位、现场处置和应变能力不强等实际问题。通过与不同时期、不同项目和个人之间的比较,下一年,项目组全体人员坚决补齐短板,全力以赴做好项目管理各项工作,按期完成红寺堡项目剩余建设任务,为灌区明年按期春灌提供有力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