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建设中心紧紧围绕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建设,紧盯“年内投资完成率和资金拨付率双百”的目标,全面实行“领导挂帅、专班跟进”工作机制,狠抓项目建设及投资计划执行,推动增发国债水利项目高水平安全、高质量建设。目前,4项国债项目累计支付完成国债资金达32.8亿元,交出了增发国债项目建设满分答卷。
提档推进前期工作,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逐项目细化制定前期工作推进“横道图”,积极与发展改革、生态环境、自然资源等要素保障部门对接,协调解决土地手续报批、环保、水保等要件办理制约问题。充分考虑现代化灌区建设标准及防洪体系提升等现实需求,抓实抓细前期勘察、设计方案论证,压茬推进项目招标与合同签订,增发国债水利项目全部按期开工实施。
提级夯实过程管理,项目推进有力有序
依托国债项目指挥调度系统,定期召开“碰头”会议,会商调度、研判项目进展及制约瓶颈,对照节点目标找差距、定措施、抓进度。领导班子带头深入驻点项目现场,一线帮扶指导、一线处理问题,破项目难点,疏管理堵点。严格施工质量、安全双重管理,逐人、逐岗落实质量安全责任,通过质量抽检、安全专项检查等措施,紧抓关键环节过程监管,发现问题采取约谈、通报、上报信用惩戒等方式,提高履约单位履职意识、规范履职行为。通过现场观摩和考核评比,晒进度、谈举措、比实效,鼓励各项目之间互督互促互学,推动项目建设争优争先争效。建立法人自主稽察长效机制,为项目“把脉问诊”出良方,助推项目管理再提升。
提速发力资金拨付,项目支付高效规范
积极加强与财政、审计等部门沟通协调,优化资金支付程序,畅通支付渠道。制作拨款手续清单及拨付流程图,明晰拨款注意事项,简化价款结算单填报,缩短资金支付周期,提高拨款效率。坚持“资金跟着进度走”,加紧加密加快工程量审核,做到及时申请、及时审核、及时支付,确保实物工程量及时转化为资金支付率,充分发挥国债资金效益。
提质降本科创赋能,项目建设优化增效
加强与科研院所技术碰撞,探索贺兰山东麓灌砌石护坡技术及泄洪沟挟沙重力流动特性研究,引进高寒地区滤点型模袋衬砌、渡槽大跨度预应力“T”型梁、渠道一体化衬砌机、拼接式预制混凝土矩形渠、渡槽3PE防腐钢管输水、黄河钢管桩坝、黄河滩地治理水文化建设等新技术、新理念,助推我区水利新质生产力蓬勃发展。
增发国债项目的落地实施,不仅保障了农业灌溉及灌区群众生产生活用水需求,更为建强我区防灾减灾体系、护佑黄河岁岁安澜奠定了坚实基础。建设中心将持续发力加快七星渠、红寺堡改造等项目剩余建设内容实施,坚持以项目求突破、用项目促提升、靠项目强实力,凝心聚力、担当作为,为深入落实“四水四定”、加快构建现代化水网体系注入坚实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