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进程中,海原县树台乡立足“一主四特”产业发展布局,牢牢牵住产业兴旺“牛鼻子”,通过党建引领、示范带动、政策扶持等,进一步发展壮大高端肉牛产业,带领群众“犇”向向往的“牛”日子。
正值秋冬时节,树台乡红井村村民李风成早早把地里的玉米秸秆腌制成青贮饲草,进行压实、封口、发酵,贮备肉牛全年的“口粮”。这些年,李风成紧紧抓住全县推动高端肉牛产业发展的利好政策,探索“种养一体化”发展模式,通过不断摸索,积累了丰富的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成了村里的肉牛养殖示范户。
“政府对我们特别支持,首先就是贴息贷款,其次是把我们领着去培训养牛技术,再就是给我们见犊补母、饲草料各方面给我们补贴。现在养了十八头牛。将来,我准备把这个规模往大里扩一下,养个四五十头牛,过上美好的生活。”李风成说。
抓住肉牛养殖这根“杠杆”,养殖户们的日子蒸蒸日上。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高端肉牛产业的潜力,也积极加入养牛的行列中。为了解决大家在养殖过程中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红井村积极对接相关部门,将饲料喂养、圈舍管理及常见病预防等实用技术送到“家门口”,为实现科学养殖打牢“基底”。
“现在大家的信心都比较足,搞养殖的也越来越多。我们村今年新增牛犊185户350头,现在全村牛存栏达到1400头,养殖大户达到27户。相信在我们村民的努力下,一定会变得越来越好。”海原县树台乡红井村党支部书记王进福说。
看到“兄弟村”的发展,树台乡龚湾村也铆足了“牛”劲求突破。依托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该村确立了“党建引领、集体增收、农民致富”发展思路,积极培育养殖主体,建成了集养殖区、备料区、办公区为一体的标准化肉牛养殖场,配备了全日粮混合机、称重机、自动配料机等饲养设施,实现了精细化饲养、标准化管理,引领带动群众走上增收致富的“牛”路子。
“我们由2020年7月份发展到现在是128头,每年的牛出栏量都是50头左右。现在,带动我们村上的零散的养殖户是178户924头。今年,我们又和二百户村‘兄弟村’联合达成了一个合作共赢的发展目标,二百户村的村集体种植饲草,我们这儿是养殖场,帮他们销售饲草,来保障我们(养殖场)的饲草。”海原县树台乡龚湾村党支部副书记马奎珍说。
近年来,树台乡把做强产业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不断鼓励村民在产业多样化上做文章,引导村民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区位优势,大力发展高端肉牛养殖,通过培育主体、发展大户、带动散户,引领产业发展,带动农户增收致富。目前,全乡共有725户肉牛养殖户,肉牛存栏5484头,其中基础母牛3648头。全媒体记者 范本哲 马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