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焦点
擦亮“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品牌 提升城市影响力
时间:2024-05-09  来源:银川新闻网
  滚滚黄河,自古便自然风光无限。在银川,黄河流经83.8公里,宛如一幅长卷徐徐展开:水田林网、稻鱼共生、草木丰盈、瓜果飘香,成就了“塞上湖城”的美丽与富庶。
  近年来,银川市全方位展示历史厚重的文化之美、靓丽风景的生态之美、自信自强的奋斗之美、民族团结的和谐之美、“我为家乡”的奉献之美,不断擦亮叫响“塞上湖城、大美银川”品牌,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知名度和美誉度。很多人说,银川市是一座让人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外塑城市颜值释放强大吸引力
  5月的银川风光无限。从黄河之滨,到贺兰山下,生机勃勃、处处美景。市民、游客徜徉在穿城而过的唐徕渠畔,欣赏“拂堤杨柳醉春烟”的美景。“海一般的蓝天、玉一样的绿地。”成为银川市最美的“原色”与“底色”。生态越来越好、环境越来越美,成为市民游客的切身感受。
  如诗如画的景色背后,是银川市加强生态文明建设、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行动,是构筑黄河流域生态安全屏障的使命担当,更是打造山水银川、绿色银川、美丽银川的战略选择。
  近年来,银川市不断加快生态一体化修复。为呵护生态“颜值”,提升经济“含绿量”,让绿水青山“底色”更亮,金山银山“成色”更足……银川市坚持“生态立市”战略不动摇,守好“一河一山”生态屏障。尤其是近两年,宁夏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建设了森林防火监测系统和保护区地理信息系统,开发了一键报警和应急联动反应等智慧保护功能,重点围绕废弃矿山整治及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水污染防治与水生态修复等工程,利用遥感技术,基于多源卫星遥感影像、结合地面气象数据、无人机航拍影像,对贺兰山东麓林地、草地、水体、湿地、湖泊、土地利用等开展规范、长期和连续的监测,形成具备贺兰山东麓生态环境监测、评估以及业务服务为一体的生态监测评估业务体系。
  “仅去年,我们就修复湿地5.3万亩、矿山生态7000亩,营造林6.5万亩、草原修复2万亩、防沙治沙6.54万亩;新建小微公园6个,实施团结路等城市道路绿化项目21个,新增城市绿地1500余亩。”银川市生态环境局相关负责人说。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周边的游客会驱车几十公里来到贺兰山登山纳凉;或在贺兰山脚下的公园、农家乐,感受那份宁静和安逸。
  如今,在“颜值”越来越高的银川,高品质生活越发触手可及,高品质城市让人更加充满期待。
  内塑精神内核 提升城市凝聚力
  一座城市的文明程度不仅仅取决于外在形象,更在于内涵与底蕴。以文兴城,以文塑城,以文铸魂,一直以来,银川努力将文化建设成果转化为市民可感可及的现实体验,不断提升城市的凝聚力与向心力。
  银川市文化旅游广电局相关负责人介绍,为让游客在行走中探索历史人文,感知风土韵味,我市打造了以汉唐明清为主题的人文探访主题旅游产品和以史前人类遗迹、民间故事为主题的历史探秘特色旅游产品,推出长城徒步游、长城自驾游、环游贺兰山、古城探秘、史前寻踪等特色旅游线路,推进旅游与文化、农林、商业、交通、城建、康养、科教、宣传等领域融合发展,精心举办贺兰山东麓葡萄酒文化旅游节、乡村文化旅游节和“中国旅游日”、全国自驾露营旅游大会等品牌节会60余场,开展主题旅游活动80余项,推出精品旅游线路20条。打造各族群众广泛参与、深度体验的新业态,让各族群众在文化旅游活动中广泛交往、全面交流、深度交融。
  同时,市文化旅游广电局聚焦挖掘银川历史、人文、生态、产业、民俗等特色优势文化旅游资源,开展旅游行业业务培训,多角度讲述“银川故事”;通过承办全国旅行商大会,组织开展“百城百站”文化旅游大篷车等推介活动,通过线上旅游、云端展览等互联网手段,让游客在虚拟空间中欣赏祖国河山。
  擦亮品牌 城市影响力不断提升
  贺兰岿然,长河不息。得益于贺兰山的呵护、黄河的哺育,银川是聚银之地,幸福之川。
  秦渠、汉渠、唐徕渠等一条条古灌渠,纵横交错,流淌数千年,依然滋润着美丽富饶的银川平原;典农河纵贯南北,串联起星罗棋布的湖泊,河道蜿蜒曲折,带水簪花,如一环至美璎珞。蜿蜒的湖岸线上,贺兰山、绿树、高楼、虹桥倒影婆娑,宛如海市蜃景,让塞上湖城的旖旎风光,惊艳世间。
  “贺兰山下果园成,塞北江南旧有名。”“葡萄怜美酒,苜蓿趁田居。”神奇的北纬38度,独特的风土气候,成就了贺兰山东麓——中国酿酒葡萄集中连片的最大产区,也是世界葡萄酒评选中的金牌赢家,假以时日,当惊世界殊。这里的每一杯酒,都蕴藏着一段不同的岁月。品味这美酒,每一分滋味,就是一道美丽的风景。
  红红的枸杞在银川完成了它的天作之合,用品质这张最好的通行证,畅销全球,让宁夏枸杞彰显出十足的国际范儿;长红枣,凭贡品之身远播万里;一部《山海情》让闽宁镇家喻户晓,剧中展现的菌菇产业,享誉四方。
  近年来,银川市文旅聚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建设,在文旅深度融合中讲好黄河故事,充分挖掘利用“贺兰山下”“黄河两岸”“长城内外”“葡萄酒堡”“湿地公园”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等特色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初步形成“一山一河一城,一核两带全域”的文化旅游发展空间格局,吸引区内外游客接踵而至。同时,“塞上湖城 大美银川”也摘下了一枚又一枚沉甸甸的“勋章”: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首批国际湿地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节水型城市、全国“无废”城市、全国海绵城市示范市、国家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市、城市更新试点市、中国十大新天府、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等荣誉称号。2023年,“银川市葡萄酒产业清洁生产审核创新试点项目”入选国家创新试点,成功申办2024年中国生态文明论坛年会;银川上榜中国“十大大美之城”,成为西北地区唯一获评城市。  记者 鲍淑玲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初夏美景睡莲开放
    初夏美景睡莲开放
    初夏时节,银川处处美若画卷
    初夏时节,银川处处美若画卷
    宁夏人物
  •  隋秀华:忆芳华岁月 守无悔初心
  •  蔬菜大棚里闯出的致富带头人
  •  环卫工人马进宝:守护城市“颜值
  •  先行区建设 选调生贡献青春力量
  •  光有来意!宁夏银川女孩黄莺获实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