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原县坚持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保障发展“第一要务”,立足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农民增收工作实际,不断探索劳务行业党建新路径,推动实现“党建引领、市场运作、效益共享”。
据了解,海原县组建工作专班,成立全县劳务行业综合党委,设立驻外劳务服务中心及乡村劳务站党支部3个,15名党建指导员驻点指导劳务中介组织,177个乡村(社区)党组织全参与,19家社会组织战一线,上下贯通、执行有力的组织体系初步形成。坚持党组织和服务站“共建、互联、同评”,分层级开展党支部评星定级,建立全面评星、分类管理、精准整改、梯次晋级的工作体系,对二星级及以下的“一站一案”全部纳入整顿范围,补齐短板弱项,促进转化达标。落实行业党委和乡镇党委班子成员抓联系点党支部工作制度,工作专班组织年度组织建设及绩效评价,动态建成示范支部、先进站点6个,落实示范点每年3万元“以奖代补”资金,形成正向激励良好导向。
海原县通过积极探索“党组织+劳务基地+人力资源公司+劳务经纪人”的运营模式,吸纳培育了79名党员担任劳务经纪人和劳务中介组织负责人,以“头雁”领航,辐射带动群众投身就业创业队伍,截至目前,已带动转移就业6万余人。健全完善劳务产业与村级集体经济挂钩的联农带农机制,推动成立乡村劳务服务公司2家,培育村级劳务经纪人931名,扶持113名村支书当起经纪人,引导村“两委”干部当好群众外出务工的“联络员”和“服务员”。积极打造“海原司机”“特色餐饮”等劳务品牌,组织“海原司机”参展“全国劳务协作暨劳务品牌发展大会”,李旺镇党员司机党支部副书记马杰获评全国特色劳务品牌形象代言人。
同时,海原县持续开展务工信息动态核查工作,精准建立10.84万名群众劳动力资源数据库,做到人岗匹配,打牢务工服务基石。在发放宣传手册等传统宣传方式的基础上,通过制作动漫、录制短视频、直播带岗等,深入解读外出务工优惠政策、待遇保障,引导群众了解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转变就业观念。
此外,海原县整合线下服务平台,全覆盖完善159个村(社区)劳务站服务功能,新建6个零工服务暖心驿站,提供应聘洽谈、求职推荐、职业指导与咨询、技能培训、点对点输送等精准服务。推行“一村(居、站)一法律顾问”,设立法律援助工作站或者联络点,强化法律援助和权益维护服务,直接服务1.7万人。开展直播带岗291场次,举办线上招聘会65场次,促成6800余人就业。发挥驻外劳务站党员驻站联络员作用,建立流动党员“候鸟”报到服务站13个,及时掌握党员流动去向,先后组织394名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提供务工咨询服务210余项,架起了流动党员与流出地党组织“连心桥”。
据统计,2023年以来,海原县劳务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累计转移就业16.98万人次,创收24.55亿元,务工收入占到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的46.7%,增长12%,劳务输转真正成了群众增收致富的“铁杆庄稼”。 (全媒体记者 范本哲 马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