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市县园区 > 市县园区焦点
喊叫水乡:引入“甘甜水”觅得致富路
时间:2024-05-23  来源:华兴时报
  5月19日,记者在中宁县喊叫水乡马塘灌区紫薯种植基地,看见“喝饱水”的紫薯秧长势旺盛,村民来回穿梭,不时低头查看生长情况,田间地头一派忙碌景象。
  这片土地位于中部干旱带,曾经流传着“天旱窖枯水断流,麻雀渴得喝柴油”的乡间民谣,干渴与贫困如影随形。而如今,不仅种植紫薯,这里辣椒、黄花菜种植面积均居全县第一,全县首个千亩花生种植基地也在此“安家”。
  适宜的温度、充足的光照和高效能节水灌溉,成为喊叫水乡产业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让旱塬披上绿装。
  “水曾是这里最紧缺的资源,因缺水地里庄稼十种九不收。牲口喝水得走2小时,到山沟里喝苦泉水。”记者采访时,与村民聊起曾经喊叫水乡缺水的情形,很多年老的村民直摇头。
  “‘喊叫水’不仅是一个地名,更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世世代代盼水、念水之情。”喊叫水乡党委书记强凯说,得益于党和国家一系列惠民利民工程和政策,喊叫水乡“喊”来黄河水,吃上“甘甜水”,“种”出多项产业。
  2004年,一股黄河水通过宁夏固海扩灌扬水工程,由人工水渠和多级泵站层层提升,流入喊叫水乡,缓解了当地用水难题。2017年,宁夏中部干旱带西部供水中宁县喊叫水片区工程正式开工建设,有效解决喊叫水乡、徐套乡3.5万人饮水和25万亩农田的灌溉问题。2022年,喊叫水乡用水权确权面积10.1474万亩。
  有水就要用在刀刃上。喊叫水乡把发展高效节水、种养结合循环模式作为主攻方向,按照“以人定水、以水定产”,破解“水困”发展壮大产业,先后高标准建设节水灌溉示范区3万亩,种植玉米、小杂粮,养殖肉牛、肉羊。同时,将金银花、黄花菜、红葱种植发展为特色产业,引进农业龙头企业,建设万亩辣椒基地、万头肉牛养殖基地和枸杞种植基地。
  “今年,我们严格用水权管理,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辣椒、黄花菜等特色种植产业。”喊叫水乡副乡长李发明说,党建引领,突破产业发展瓶颈。今年以来,喊叫水乡探索将党支部建在产业链上,把党旗插在田间地头,以党建引领聚合力,集中精力抓产业促发展,引导产业基础好、班子带动力强的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促进村集体、群众实现双增收。
  “我们重抓产业振兴,创新思路、强化机制,强力推进,坚持把党建与业务工作、项目建设一起谋划、一起部署、一起落实,为全乡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喊叫水乡村党支部书记张建奇说,为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核心引领作用,乡村两级凝聚力量,形成干事创业的良好局面。
  近年来,喊叫水乡以打造区域党建共同体为契机,积极调整产业结构,根据各村实际引进企业打造育苗中心和辣椒加工厂,4个移民村、马塘村以及高岭村流转土地1400亩种植麒麟瓜,喊叫水村种植10棚温室甜瓜。指导4个移民村创建了“党支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联农带农模式,通过党支部引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带动、企业指导、农户参与,建设温室大棚发展高值高效作物,带动周边群众稳定务工就业,增加群众收入。
  从盼水、蓄水到管水、用水,昔日因水被困的喊叫水乡将辣椒、黄花菜、紫薯、麒麟瓜、花生、洋葱等多产业相结合,由点到链、小而散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搭起产业融合“快车道”,拓宽群众增收致富之路。记者 孙振星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到西吉看最美梯田
    到西吉看最美梯田
    “看不见”的水厂 “看得见”的公园
    “看不见”的水厂 “看得见”的公
    宁夏人物
  •  贾书记的真心话
  •  商海无涯谦为胜 努力打拼促振兴
  •  心系农业技术推广 情牵农民致富增
  •  以医者之心 护桑榆之晚
  •   “张支书,你很漂亮!”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