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棚内,绿浪如潮,瓜香弥漫,清甜的果味沁人心脾。日前,记者走进盐池县青山乡方山村的瓜棚里,扑面而来的是一幅生机勃勃的田园景象。
“今年的芝麻香瓜马上就要上市了。”青山乡方山村村委会主任李景阳一边查看香瓜长势一边向记者介绍。2018年,青山乡方山村、营盘台村、猫头梁村、郝记台村4个村共同成立香瓜协会,从外地引进芝麻香瓜品种,打造芝麻香瓜品牌。盐池县独特的沙土资源和丰富的沟坝水资源,加上充足的日照,让这里的香瓜晒足了日光浴,形成了早熟、香味浓郁、皮薄、口感浓郁、糖度高等特点。
“这是盐池县第一座新型科技棚,打造这样的暖棚主要是为了一年四季都有产出,原来一年只能产一茬香瓜,现在一年倒三茬都不在话下,一个棚的总产量能达到7000到8000斤。”李景阳说。青山乡先后争取闽宁协作项目资金300余万元,中国航油有限公司资金120万元,在方山村建设集体经济日光暖棚10座、大拱棚50座、育苗暖棚2座,改造村民原有拱棚110座,持续壮大青山芝麻香瓜产业发展基础。
香瓜种植需要倒茬,如何保持土壤活力是种植中面对的重要问题。在科技示范棚内,盐池县农业农村局推广的秸秆种植技术和蚯蚓种植新技术已经成熟应用,该技术充分利用蚯蚓特有的生物转化能力,增强土壤通透性,改善根系环境,让芝麻香瓜吃上了“新鲜粮”,种出来的瓜个头更大更饱满,养出了青山“甜”。
“芝麻香瓜上市后,销售价格达一斤20元,仍是‘一瓜难求’,到了冬天能达到一斤30元,但因为瓜皮薄,不利于长途运输,只在周边就近销售。”李景阳说。2023年,方山村村集体依靠芝麻香瓜净收入46万元。今年,又新增了10座暖棚,预计净收益将在60万元以上。芝麻香瓜产业为周围群众提供临时就近就业岗位1800人次,长期就业岗位10个,解决了当地富余劳动力务工难问题,带动瓜农户均增收5万元以上,约占其年收入的50%。
如今,青山乡芝麻香瓜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今后将继续推动形成“以文促旅,以旅兴农,农旅文互融”的发展模式,把青山芝麻香瓜打造成全国“名特优新”产品。 郭思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