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高度重视农业节水工作,坚持把发展高效节水农业作为深化黄河流域治理成效、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增加农民收入的有力举措,不断在水资源利用上精打细算,接连实施了一系列灌区节水改造、水改旱等项目,初步形成了立体化、多样化、系统化高效节水农业格局,为农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奠定了坚实基础。
12月17日,在吴忠市利通区高闸镇农业产业园高效节水灌溉项目区,工作人员正在检查蓄水池加压泵站机组。该项目总投资530.34万元,保证农田灌溉用水量的均衡和公平,缩短了灌水时间,杜绝大水漫灌、渠道跑冒滴漏及多余弃水,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利通区高闸镇副镇长杨作义说:“通过水肥一体化,我们实现了降低劳动力投入,并且对水资源高效利用,就今年一年,我们这个基地,共节约水20.8万方。”
当天下午,在利通区金积镇大庙桥村的设施农业蔬菜种植基地里,今年43岁的吴建斌正在大棚里打理自家的辣椒,说起这几年的高效节水灌溉,吴建斌感触颇深。“过去大水漫灌,浇完一个大棚几乎要花费一天的时间,既浪费水资源又费时费力,现在通过水肥一体集约节约化高效节水设施项目,一个人就可以管理八九个大棚。”吴建斌说。
据了解,2018年,按照利通区现代化生态灌区建设规划,在金积镇万亩富硒蔬菜片区开展了现代化生态灌区高效节水灌溉工程试点建设,项目区采用井渠结合的灌水模式,实现了蔬菜产业全种植期的供水安全保障;配套建设了灌区农田林网、沟道生物护坡、水肥一体化灌溉,减少农业面源污染,实现灌区的生态治理。
近年来,我市加大对群众节水意识的宣传引导,逐步摒弃传统的农业灌溉用水技术和观念,不断完善农业生产基础设施配套建设,推动创建设施完善、管理科学、节水高效、生态良好的现代化农业产业,助力乡村振兴。截至2021年,全市共落实高标准农田建设任务13.83万亩,其中高效节水灌溉任务5.99万亩,“十四五”期间计划实施高标准农田节水建设102万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