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轰鸣、塔吊林立,中卫处处显现着发展的生机与活力。一个个项目顺利开工,一座座工厂拔地而起,一项项政策落实落地,折射出的正是中卫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新一轮经济发展浪潮的掀起。
近年来,我市围绕解决企业诉求、群众需求,聚焦制约营商环境短板弱项,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全力打造让群众满意、企业家点赞的高质量营商环境。
当好“店小二” 贴心服务不打烊
2022年以来,我市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有力推手,强化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店小二”意识,着力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重商、亲商、爱商的浓厚氛围,真正把中卫打造成投资洼地、兴业沃土。
“我们首台单晶炉能这么快正式开炉运营,得益于中卫良好的营商环境。”宁夏协鑫晶体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周效学说,去年,宁夏协鑫光伏5GW颗粒硅N型单晶示范项目从开工到首台单晶炉正式开炉运营只用了短短107天,施工方和参建单位迎难而上,不停工、不断档,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投产的“协鑫速度”。
企业点赞的背后,是我市积极主动高效服务、用心用情当好“店小二”,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困的生动缩影。近年来,我市直击市场主体最困扰、制约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持续推进“放管服”改革,建立健全项目审批“绿色通道”,促进涉企审批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为企业发展和项目建设节省更多时间与成本。同时,积极落实土地、能耗、资金、环境容量等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加快开工、加快建设、加快投产达效。
除了“最真的情”,我市还拿出“更实的招”,先后举办招商及重大项目集中动工活动——2月18日,2023年一季度251个重大项目集中开工,吹响了新一轮发展的冲锋号;同月,在上海市举行宁夏中卫招商引资推介会,20多家社会组织及企业负责人共商合作,携手发展;赴粤招商引资与3家企业达成初步合作意向……
深化简政放权 开办企业更便利
“政府给我们退税40.38万元,解了企业燃眉之急。”1月17日,中卫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马志星说,现在,中卫的营商环境越来越好,办事流程方便简捷,为他们增强了发展信心。
水深则鱼悦,城强则贾兴。去年以来,我市不断深化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不断提升政府效能,持续提升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一系列改革举措有力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在简政放权方面,我市积极推行“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新模式,一次提交开办申请材料,同步完成办照、办税、刻章等基本手续。且企业开办全程网办,审批时间由20天缩短到0.5个工作日内;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方面,将原有的111项审批事项进一步减少至57项,工程项目审批时限由237个工作日压减至45至80个工作日;在不动产登记方面,实现与公安、人社、税务等六个部门的数据信息共享,抵押登记、预告登记等高频业务k网上办理……
不仅如此,我市还放宽登记条件,积极推行企业经营范围规范化登记,实行企业名称自主申报制度,扩大企业名称自主申报范围,实现企业开办“自主化”。同时与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银行进行对接,新办企业刻制首套公章费用由企业开户银行承担,不仅压缩了企业开办时间,也实现企业开办“零成本”。
优化政务环境 强化亲商爱商意识
“原本以为得多跑两趟,没想到提交材料后‘一次办妥’,可以说让我真实感受到了政府便民利企的成效。”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办完业务的市民毛小英,为中卫的营商环境点赞。
针对群众和企业提出的“痛点”“堵点”,我市把政务服务作为优化营商环境的重头戏,从推动业务流程优化上不断发力,以高效优质的政务服务来激发市场活力和创造力。目前,我市实现工伤保险待遇变更等101项高频审批事项“零材料”可办,职工参保登记等85项事项“一证(照)通办”,162项高频事项“跨省(域)通办”,最大程度满足了办事群众对高效优质政务服务的需求。
同时,我市持续推进政务服务能力下沉,加快完善园区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提升社会化服务能力,让群众最常办的事能就近查、就近办。目前,73项审批管理事项授权中卫工业园区办理,123项政务服务事项下沉到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办理,48项事项交由村(社区)代办,64项证明事项实行告知承诺制,实现“园区的事园区办,群众办事不出村(社区)”。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我市将以更高标准、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打造营商环境新高地。未来,这片具有无限潜力的土地还将“肥沃”!全媒体记者 王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