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积分就可以抱个小羊羔回来,你说划算不划算。”3月7日,中宁县恩和镇红梧村脱贫户杨保冬接过自己兑换的3只小羊羔,眼中流露着对美好新生活的无限憧憬。
杨保东今年72岁,一家四口全是残疾人,收入来源主要为养老金和低保。去年,养殖场施行“劳动积分”兑羊羔,作为村里的困难户,他被吸收到养殖场打零工,主要负责打扫羊舍。
“之前家里困难,一只羊都没有,现在家里已经有11只羊了。去年年底,我把小羊羔养大后卖给养殖场了8只,挣了8000块钱呢!”杨保东说。
2020年,中宁县安排资金100余万元,由恩和镇人民政府负责实施改造了红梧村肉羊良种繁殖场。该场占地面积118亩,共有圈棚13栋,有湖羊、萨福克羊等共计2100只。2021年,养殖场试点开展“委托经营”,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能人带动+联合托管+固定投资收益”的合作模式,村集体以羊只活体、羊场机械和羊场固定资产入股,与会经营、懂管理的致富带头人任琯签订联合托管协议,使其负责羊场的托管运营。
“运营中需要大量的务工人员,我们就和村里对接,把村里的脱贫户、困难户吸纳到羊场务工。羊场临时有活的时候就给村民打电话过来干活。为了更好带动群众一起致富,我想到了‘劳动积分兑换羊羔’的办法,每个村民只要在养殖场累计干零活10小时就可积10分抱回羊羔在家喂养。待养成后经养殖场工作人员指导卖出,或养殖场按照市场行情进行反购,这样不仅解决了村民就近务工问题,同时还帮助村民发展养殖。”红梧村肉羊良种繁育场负责人任琯说。
杨正宏是红梧村的脱贫户,平日也在养殖场里打零工,儿子假期回来也会帮他去养殖场干零活。靠在羊场打零工积攒的积分,杨正宏的儿子已经为家里兑换了4只羊羔。
红梧村肉羊良种繁育场通过“劳动积分”兑羊羔的养殖方式,在带动群众就近务工的同时,还带动有养殖意愿的村民因地制宜发展养殖产业,实现共同富裕。截至目前,全村发展养殖的农户共计83户,其中脱贫户7户,监测户6户,养羊60户4600只,肉牛养殖19户194头。
目前,该养殖场与红梧村村集体签订肉羊托管养殖合同,每年按照每只165元分红给村集体,2022年为红梧村村集体增收23万元,发放托管养殖分红2.8万元,为52户脱贫户配送羊羔116只,支付劳务工资18万元。
今年,中宁县聚焦产业发展项目,安排资金709.6万元,用于支持发展红梧村特色种植项目,实施特色农业提质增效,解决移民群众就地就近务工,从而为红梧村创建中宁县易地搬迁移民致富提升示范村打好基础。
“今年我们羊场计划扩大规模,解决100户移民的务工问题,通过‘劳动积分’兑换羊羔和饲料,帮助他们发展养殖,增加收入。”任琯说。图为村民兑换羊羔。全媒体记者 谭勋泽 梁旭强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