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坚持以医疗保障制度改革为主线,以体制机制创新为动力,紧紧围绕为民、惠民、便民、利民,推动医保经办服务向基层延伸,推进基层医疗保障经办服务网络建设,进一步优化医保公共管理服务,持续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自医保六大类16项便民服务措施推出以来,我市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登记、信息变更、信息查询、异地备案等15项医保经办服务事项下沉乡镇民生服务中心,并将高血压、糖尿病、恶性肿瘤门诊放化疗、尿毒症透析、器官移植术后抗排异治疗5种门诊慢特病治疗费用纳入跨省异地直接结算,在职、退休职工普通门诊慢特病病种也由28种增加到41种。
截至3月底,全市累计办理异地就医备案2.3万人次,享受门诊慢特病跨省异地就医待遇1527人次,就医地直接结算医保基金207.30万元,全市职工普通门诊就诊498517人次,医保基金支付3314.32万元,实际报销比例45.31%,职工门诊慢特病就诊77492人次,总费用3160.57万元,医保基金支付2080.78万元,实际报销比例65.83%。
在职工生育保险办理方面,我市积极推行“个人网厅”申领生育待遇,申领人通过手机APP直接上传相关电子资料,医保部门进行资料审核,直接支付,极大简化了办理流程。截至3月底,全市330人次通过“个人网厅”办理申领生育待遇,涉及医保金额673.03万元。 (全媒体记者 房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