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环境氛围,夯实文化基础;打造文旅品牌,构建产品矩阵;深化体制改革,探索村集体发展新路径……近年来,沙坡头区以国家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为契机,加快乡村产业结构优化升级,进一步激活乡村文化发展内生动力,不断让文化“软实力”赋能乡村振兴发展“硬支撑”。
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大提升行动”、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工作,沙坡头区围绕提升基层文体设施建设、开展特色文体活动、打造基层公共文化服务人才队伍等核心内容,持续加大公共文化服务资金投入力度,充分整合全民健身中心、雷锋纪念馆、综合文化服务中心等基层文化阵地资源,有序推动辖区各乡镇、村(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文化活动室体育健身器材、农家书屋等文化基础设施全覆盖。持续挖掘乡村振兴体验中心、阳光大麦地文化创意有限公司等文化资源,打造中卫市第四小学雷锋文化展览馆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基地7个、红太阳广场等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3个,着力为辖区群众搭建集理论宣教、文化活动、体育健身于一体的服务平台,持续夯实基层文化阵地。
在打造乡村文旅品牌方面,沙坡头区结合各乡镇、村(居)、景区景点等发展实际,将文化旅游产业融合发展与市、区城乡建设、基础设施提升等有机融合、统筹推进,深入挖掘本土文化深度融合,积极开展文化旅游项目策划设计,着力构建“一村一品”产品矩阵。在此过程中,迎水桥镇鸣沙村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北长滩村、沙坡头村被评为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
沙坡头区还积极探索项目入股联营、“村企联建”发展路径,推动常乐镇枣林村,迎水桥镇鸣钟村、鸣沙村、沙坡头村等,依托城市近郊地理优势,通过“党支部+龙头企业+农户”“合作社+企业+农户”发展模式,实施精品民宿、康养研学、休闲采摘为一体的乡村文旅综合项目,打造乡村振兴体验中心、枣林溪宿中端民宿集群、“原舍依田”自然(亲子)教育营地、中奥乡村欢乐谷和“三村一域”乡村旅游品牌,推动农村闲置资源与旅游观光、星空研学、特色餐饮、电商营销等特色乡村文旅新业态深度融合,逐步实现了“支部有作为、群众得实惠、集体有收益、文化得发展”的多赢局面,不断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奠定坚实基础。 (全媒体记者 王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