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海村是自治区“十二五”生态移民村,村民大多是从海原县8个乡镇移民搬迁过来的“移民”,过去,大伙儿为吃不饱、穿不暖的生活问题发愁,搬迁之后日子越过越红火,村里开设了扶贫厂,解决了多数妇女的就业问题,但新的烦心事又随之而来。
在兴海村扶贫车间里,记者见到了兴海村扶贫车间负责人胡杰,从去年到村里办厂开始,妇女们文化水平不高、培训难度大成了厂子发展的最大阻碍。
“我们厂常用工有76人,其中多半是不识字的中年妇女,好多人甚至不会写自己的名字。”胡杰告诉记者,去年银行来村里为妇女们办创业贷款,很多人需要工作人员手把手教着写自己的名字来签名。
看着很多村民因为文化水平不高而白白让好机会从手边溜走,胡杰心里觉得很可惜,也更坚定了她开办识字班的决心。经过多方协调,5月10日,沙坡头区2024年农村妇女文化素质提升班在兴海村村部开班,吸引了很多村民参加。
“以前家里穷,根本没有钱供我上学,现在好了,村里办了这个培训班让我们认字学习,也算是弥补了我没上过学的遗憾。”今年35岁的喜沟村村民李芳说,听说村里开设了识字班,她第一时间报了名。
“为了保证识字班达到预期效果,我们还安排干部进行‘家访’,不定期抽查学习成果。”沙坡头区妇联工作人员王瑞霞说,希望这次培训班可以让所有参加培训的女性、青壮年都能认识800个以上的汉字,能够看懂简单的话句,并书写一些简单正确的语句,让妇女群众文化知识水平得到提升的同时,深刻认识到自身价值,进一步培养发展壮大家庭经济的能力。
同时,沙坡头区也将继续开展更多覆盖面广、形式多样的妇女文化培训班,满足农村妇女对知识的渴求,提高其学习劳动技能和就业致富的能力,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全媒体记者 张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