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贝,跟老师一起读:苹果、香蕉……”“苹果……”5月23日,在中卫市残疾人康复中心,康复师正对患有先天性左耳耳聋的阿杰(化名)进行语言训练。
阿杰(化名)的母亲张某某告诉记者,孩子患有先天性左耳耳聋,并伴有大运动发育迟缓。一般来说,“三翻身,六坐立,九爬爬”这样的发育表现孩子基本上没有,为此,她和家人四处寻医问药,中卫市妇幼保健院、银川市妇幼保健院、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都去诊疗过……
“现在孩子能说一些短句子,大运动也跟上了,孩子每天都有新变化,我很高兴。”张某某开心地说,在银川给孩子做康复压力很大,没有补助,而且吃住行都得花钱,听到中卫市残联有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就带着孩子到中卫市残疾人康复中心给孩子做免费的康复训练。
中卫市残联工作人员黑小花告诉记者,“十四五”以来,市残联累计投入中央彩票公益金914.7万元,为1712名0—6岁残疾儿童实施视力、听力、言语、肢体、智力等残疾儿童和孤独症儿童提供人工耳蜗及助听器验配、肢体矫治手术、功能训练等服务;为试点地区小龄残疾儿童提供亲子同训、家长培训等以家庭为中心的早期干预康复服务,基本实现残疾儿童应救尽救。
据介绍,目前,全市共有7家残疾儿童定点康复机构。其中中宁县1家,海原县1家,中卫市市本级5家,共转介残疾儿童496名实施0-6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项目。
据了解,在“十四五”中央彩票公益金资助下,市残联通过实施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帮助他们减轻功能障碍、改善功能状况、增强生活自理和社会参与能力,使残疾儿童最大限度地建立生活、学习及社会交往能力,很大程度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有效缓解了因残致贫、因残返贫等问题。
“孩子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心肝宝贝,残疾儿童也不例外,更需要呵护和帮助。”中卫市残疾人康复中心主任骆霞云说,今后他们将严格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合理确定康复救助标准,增加康复服务供给,形成筛查—诊断—康复一体化服务机制,为残疾儿童撑起爱的“保护伞”。图为康复师对孩子们进行语言训练。 全媒体记者 黄浩 汪文慧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