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原县委组织部、县委老干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自治区党委和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离退休干部党的建设工作要求,精心谋划,精细部署,精准施策,精确落实,多举措激发老干部志愿服务热情。
“我搞了一辈子农业科技,退休了也闲不住。我要继续发挥余热,进一步加强学习,活到老学到老,为大家传播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科学种田的水平,为农民增收致富和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今年66岁的高级农艺师蒋儒龄说。蒋儒龄现任海原县老科协“业缘型”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秘书长,曾被推介为全区首届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优秀讲师,被中国科协评为“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先进个人”,获评中宣部(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这些年,蒋老师对我们的香水梨种植特别关心,指导农户修剪树枝、进行病虫害防治等,这些专业知识对我们帮助特别大。通过科技服务,关桥乡的香水梨产业正在逐步走向规模化、品牌化。”海原县关桥香水梨专业合作社负责人乔亚龙说。
在海原县像蒋儒龄这样的人还有很多,高级政工师李正虎就是其中一位。他从领导岗位退休后,担任海原县老区建设促进会会长、海原县延安精神研讨会会长、海原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会长等。
“教育是一方净土,是精神灵魂的家园,作为教师不一定要风风光光,但一定要堂堂正正,引领学生立正念、习正知、学正艺,扬正气、行正道。”李正虎说,希望全体教师坚定教育志向,耕耘教育事业,成为塑造学生良好品格的“大先生”。
近年来,海原县积极对接联系自治区老科协、农科院老科协,发挥老专家优势,围绕小杂粮、马铃薯等特色农产品种植问诊把脉,在品种引进种植技术进行指导和技术咨询服务。在学校、机关、田间、棚圈等送课送教培训,初步筛选培育高端肉牛养殖、马铃薯产业等“土专家”,建立科普示范基地,为促进海原县发展进步添活力,强带动、立新功。截至目前,共计完成科技培训200余场次,参训人数达9600余人次,受益群众过万人。同时,紧扣全县“一主四特”产业布局,组织20余名老专家成立“银发科普”志愿服务队,开展“科普助力乡村振兴”活动20余场次、青年农民技术培训80余场次,不断提高青年农民群体的自主创业能力,助力全县“一主四特”产业高质量发展。 (全媒体记者 范本哲 马彦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