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中卫,创新活力奔涌,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不仅在推动经济增长、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百姓生活。
在医院里,机器人辅助进行关节置换手术;走进科普教育基地,通过VR技术营造真实现实场景;在快递分拣中心,随着自动化分拣设备高速运转,送往不同区域的包裹被精准投入到不同的中转袋中……科技赋能美好生活,在中卫正成为不断实践的现实。
“十四五”以来,中卫市围绕卫生健康、环境资源、公共卫生等民生领域,争取自治区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14个。同时,开辟科技创新路径,实施市级卫生健康领域项目27个,充分发挥了科技创新对改善民生的支撑引领作用,让全市广大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了科技成果带来的福利。
提高治愈率、实现个性化,科技让医疗更精准
“我现在恢复得很好,走路腿也不瘸了。”
“谢大夫,我正带着孙子遛弯呢,没有什么不舒服的,一切都好。”
……
每次回访听到患者的喜讯,中卫市人民医院骨科主治医师谢浩打心眼里高兴。
2019年,沙坡头区宣和镇的张永财因髋关节重度发育不良,在中卫市人民医院接受了治疗,成为市医院实施3D打印治疗的首位患者。
刚住院时,张永财和家人对3D打印技术并不是很了解:“当时是第一次听说,看着医生拿我的髋关节给我讲解手术治疗方案,我觉得可以试一试。”
谢浩介绍,3D打印技术在骨科的运用,可以将患者患处模型一比一打印出来,医生在模型上进行操作模拟,一定程度上为医生装上了“千里眼”和“稳定手”,让骨科手术摆脱看不见、打不准、拿不稳的状况,精准实现“指哪打哪”。
记者了解到,2019年,中卫市人民医院在骨一科设立了3D打印工作站,2021年正式成立3D打印数据库中心,2022年联合宁夏大学实施了自治区重点研发计划项目“3D打印技术与计算机模拟在外科医学中的应用研究”,通过医学与科技创新的结合,实现了3D打印技术在外科领域的应用,有效解决了操作不够精准等一系列传统骨科手术的技术难题,开创了中卫3D打印技术数字化智能化的先河。
“不论是3D打印和数字化模拟技术,还是智能机器人辅助手术的应用,都让我市患者享受到了智能医疗带来的精准化、个性化治疗服务,从而进一步提高手术效率、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达到快速康复。”谢浩说,截至目前,已累计完成3D打印模型近300例,包括颌面部、脊柱、骨盆、四肢等相关疾病。
体验更真实、感受零距离,科技让科普更丰富
科技改变生活,不仅仅是一句话,中卫市在普及科学知识上花了不少心思。
5月28日,沙坡头区综合执法局一行人参观了位于沙坡头水镇的中卫市防灾减灾救灾科普体验教育基地,大家感叹:“这种体验式有科技感的基地,能让我们深刻体会到学会逃生技能有多么重要。”
中卫市防灾减灾救灾科普体验教育基地负责人黄顺华介绍,该基地是集气象灾害、地质灾害、溺水自救及不同场所火灾自救逃生、地震知识、震中模拟体验、震后救助、应急救援等14个真实场景演示与体验为一体的综合性科普基地,被认定为国家防震减灾科普教育基地。
“基地通过VR模拟等技术营造了真实场景,最大限度让来访市民深度体验防灾减灾知识,充分发挥面向社会的科普教育功能,进一步提升市民的安全意识和应对技能,还促进了科技与生活的融合,使得科技改变生活成为一种可能。”黄顺华说。
2023年,中卫科技馆建成并免费向市民开放,进一步推动中卫科普资源实现共建共享合作发展。不久前,中卫首个小主题常态化展馆——中卫市大航航天航模无人机展览馆正式开馆,该展览馆以科技展览教育为主,以科普实践活动、科技竞赛和科技培训为辅,集科技展示与实验、研究与发掘、培训与教育于一体,是向公众展示科普知识和现代科技发展成果的重要阵地。
“科普基地队伍的不断壮大,将进一步在全民科学素养提升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市科技局局长陈正刚介绍,近年来,我市把科学普及作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惠及民生的重要举措,积极培育科普基地,不断提升科普服务能力。截至目前,中卫有国家级科普教育基地2家,自治区级科普基地6家,市级科普基地12家,全市科普基础设施布局逐渐完善。
教学灵活化、育人更全面,科技让教育更有趣
科技的迅猛发展为教育带来了许多新的机遇和挑战,它不仅改变了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也让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
中卫中学不仅是自治区青少年科技活动强校,也是自治区级科技创新特色示范学校。近些年,中卫中学高度重视学生科学素质的全面提高,在全国、全区科技创新大赛中也屡获奖项。
“我们要改变‘千校一面’的办学现状,培育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为此,我校以科创普及为载体,融合了跨学科知识,结合STEAM教育理念,实行项目驱动式学习方式。通过可视化编程制作,鼓励学生动手创造,让学生从实践中学习知识,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中卫中学副校长龚天宝说。
不仅是中卫中学,中卫市县(区)各学校都在大力培育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中宁县第六中学智慧科普校园也在建设中,将引入先进的创客教育、STEM教育、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培养学生创新素养,充分调动学生对科技创新教育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实现科技人才培养的目的。
“科技创新是改变百姓生活的‘密匙’,科技造福人民,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让百姓的生活更精彩。”市科技局副局长张巧荣说,市科技局将紧扣中卫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实际,持续强化安全生产、生态保护、乡村振兴、医疗卫生等民生领域项目储备,为奋力谱写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美丽新宁夏中卫篇章提供更多科技力量。全媒体记者 杨雪 钱雅欣 实习生 张浩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