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财经视点
培育“红色”新质生产力 赋能千亿级现代产业
——自治区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五次推进会聚焦千亿产值目标谋划年度工作
时间:2024-05-14  来源:中卫日报
  踏着2024年春的脚步,第二届全区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暨营商环境全方位提升推进大会召开,开启携手向“新”、以“质”致远的经济发展新征程。
  如何以大会精神为引领,让现代枸杞产业跑赢新赛道、创造新业绩?日前,自治区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五次推进会在银川召开,总结回顾2023年工作,安排部署2024年重点任务,聚焦打造千亿产值目标、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明确任务,为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贡献产业力量。
  凝心聚力推动枸杞产业重点领域“开花结果”
  2023年,自治区党委提出努力将现代枸杞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产业,通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我区以省级领导包抓机制为引领,22个成员单位协力推进,于2023年底实现全区枸杞全产业链综合产值突破290亿元。
  “枸杞产业承载着全区人民的情怀,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千亿级产业是自治区党委交给我们的责任,是我们这一代宁夏人的使命。”自治区政协主席、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省级包抓领导陈雍说。
  2023年,包抓机制成员单位通过内引外联促进充分开发枸杞在沿海城市以及欧美、东南亚、港澳台及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巨大市场潜力,让“宁夏枸杞”“中宁枸杞”深受国内外市场青睐。
  宁夏枸杞产品首次作为国礼、年礼赠送国外元首;成功邀请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席陈道明公益代言宁夏枸杞;《山水间的家》枸杞专题节目在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全网影响力突破1.5亿人次;第六届枸杞产业博览会签约金额15.8亿元;北、上、广、浙等8省市设立了宁夏枸杞品牌运营中心……推进会上提到的一串串亮眼数字,显示了2023年以来宁夏枸杞品牌建设实现多个“零突破”,推动品牌效益显著提升。
  面向广阔国内外消费市场,我区各部门将守好产品质量视作产业发展“生命线”。
  经过两年多的积极争取,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印发文件,正式批准成立国家枸杞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宁夏)。今后,我区将通过“国”字头检验检测机构技术引领,深入研究枸杞种植、加工、储存、包装等领域相关标准,由单一的成品质量检验检测服务向生产加工全领域全过程检验检测服务转型,推动全产业链质量提升。
  为维护宁夏枸杞良好口碑、促进宁夏枸杞融入全国“大健康”市场,我区各地区、各部门在强化市场监管、农残检测、标准制定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制定发布地方标准2项以上、团体标准5项以上,加大绿色防控技术推广,将绿色防控基地覆盖率提升到96%以上,完成种植、制干环节和“宁夏枸杞”地理标志证明商标授标产品质量例行监测1100批次,协调推动香港标准及检定中心(STC)与枸杞国检中心检测结果互认,推动枸杞质量安全体系建设迈上新台阶。
  科技创新与质量管理、品牌提升“环环相扣”,为助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升级,全区科技部门攻坚克难,围绕产业核心关键加强创新,着力提高技术、管理、数据等全要素生产率。
  推进会上,宁夏枸杞协会会长、百瑞源枸杞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郝向峰通过介绍“亲身实践”证明企业重视科技创新带来的成效。该公司每年研发投入过千万元,使产品附加值大幅提升,他呼吁枸杞企业把创新视为企业发展永恒的主题。
  在技术研发领域,广大枸杞企业在科技部门的支持下,正以创新“扭”动产业技术革命“齿轮”不断向前。2023年,自治区科技厅紧扣我区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科技需求,投入资金2600余万元,推动一批批枸杞产业科技创新成果落地。
  越是目标长远,越要不懈努力、坚持奋斗。
  我区直面产业发展的重点、难点和具有挑战的外部环境,在推动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加速发展方式转型创新,以产业新质效推动千亿产值目标一步步照进现实。
  以新质生产力布局产业发展新赛道
  要实现远期目标,必须拾级而上、接力奋斗。
  自治区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五次推进会部署了2024年目标任务:预计宁夏新种植枸杞面积1万亩,鲜果产量达到36万吨,鲜果加工转化率达到36%,现代枸杞全产业链综合产值力争突破340亿元。
  陈雍说,枸杞是宁夏特色优势产业之一,发展新质生产力能有效整合产业上下游,发挥全产业链资源优势,加快推动产业深度转型升级。要主动运用新技术,对现代枸杞产业进行全方位改造,让科技创新与产业升级真正融会贯通,让新质生产力在促进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最大潜能,为打造千亿级产业蓄势赋能。
  这既是发展枸杞产业新质生产力的“动员令”,也是各部门落实工作的“任务书”。
  新质生产力的“新”从何而来?产品创新成为枸杞产业向“新”发展的必然选择。如今,我区枸杞企业正加强对外合作,通过产品创新实现产业质的飞跃。
  有效发挥科技创新增量器作用能够为产业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成长沃土”。今年,我区将在已有科技研发及转化利用成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中国枸杞研究院作用,加快研发新功能产品、创新药物及功能性枸杞原浆特医食品开发,开展枸杞药用方剂配伍、功效成分定量研究。支持加强枸杞抗抑郁、抗阿尔茨海默病、保肝明目等成果转化,力争转化科技成果2个以上,获得枸杞发明专利3件以上。
  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基于对科技创新重要意义的认识,我区枸杞企业努力提升科研创新实力,助力传统产业向现代产业升级。
  宁夏正山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基于闽宁协作创办的企业,开发的枸杞红茶将正山小种红茶与枸杞叶有机结合,其味甘醇厚迎合消费需求升级趋势。“从研制新品初期,我们就规划制定枸杞红茶相关技术规程,树立高标准、高质量的标杆。”宁夏正山堂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张时荣说。
  企业是推动产业创新发展的主体,也是生产中的主力军。“我们将牵头负责组织各级工信部门,加大对枸杞加工小微企业的培育扶持力度,积极帮助解决资金、研发、市场等实际困难,加快发展步伐,尽快升规入库。”自治区工业和信息化厅副厅长刘红宁说。
  种质资源孕育着产业发展的新质生产力。通过近年来的实践经验证明,我区大力推广“良方+良种”配套栽培技术,实现宁夏枸杞由单季采收变为一年实现夏秋两季采收,各产区通过加强这一技术实际应用,为高效利用土地资源做“加法”,为产业高质量发展做“乘法”。
  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区大力推广“良种+良方”技术,打造“百、千、万”绿色丰产方点29个,带动全区增产8%以上。今年,自治区林草局、农林科学院将继续加强新品种、新技术推广应用,全面推广“良种+良方”配套栽培技术,打造“百、千、万”绿色丰产示范方点,辐射带动种植端提质增效。
  今年,同心县将引进优质种苗,推广“良种+良方”种植模式,新建枸杞基地7000亩,更新枸杞品种300亩。安排衔接资金300万元,用于鼓励企业进行土壤改良、剪枝等作业,引导企业对低产低效园进行改造,提升单产效益。
  “鼓励企业创建线下和线上官方旗舰店,进一步提升宁夏枸杞的市场占有率和产品溢价力。”“坚决打击侵害‘宁夏枸杞’‘中宁枸杞’地理标志等知识产权的行为,坚决杜绝公用品牌被滥用。”“坚持务实、高效、节俭原则,办好第七届枸杞产业博览会。”……将推进会目标任务转化为培育枸杞新质生产力的具体举措依然任重道远。
  信心满怀踏新程,奋跃而上创佳绩。自治区现代枸杞产业高质量发展第五次推进会的召开,进一步树立冲刺千亿产值目标的坚定信心,凝聚起推动枸杞产业发展再上新台阶的强大合力,为在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中贡献产业力量汇聚起源源动力。  记者 李莹
编辑:马祎琳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贺兰山下孕绿洲
    贺兰山下孕绿洲
    初夏美景睡莲开放
    初夏美景睡莲开放
    宁夏人物
  •  隋秀华:忆芳华岁月 守无悔初心
  •  蔬菜大棚里闯出的致富带头人
  •  环卫工人马进宝:守护城市“颜值
  •  先行区建设 选调生贡献青春力量
  •  光有来意!宁夏银川女孩黄莺获实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