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记者从宁夏经济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今年以来,宁夏进一步强化统筹协调,把握重点、扭住关键,狠抓“六稳六保”任务落实,“十四五”开局良好。特别是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新食品“三新”产业和九个重点产业,奶产业、葡萄酒等特色优势产业成为推动一产增长的主动力,九个重点产业税收增长29.4%,制造业占比达到65%以上,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保持在50%以上。
(新闻发布会现场。杨周宸乐 摄影)
发布会上,宁夏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主任李郁华介绍,今年以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党委先后召开六次先行区建设推进会,制定出台了一系列规划、方案和政策性文件,先行区建设“四梁八柱”已经形成,建立起“1+N+X”的制度体系。在黄河流域率先编制“四水四定”实施方案,先行区促进条例即将提交人代会审议。“四权”改革全面推开,“十大工程”加快推进,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
在加快推进绿色发展方面,争取国家出台首个支持地方能源转型发展的“17条”含金量高的政策措施,涉及重大项目60余个,总投资4250亿元,为宁夏高质量发展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政策空间。制定实施能耗“双控”三年行动计划,坚决遏制“两高”项目盲目发展,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预计下降5.5%左右。实施“三山”生态修复项目147个,森林覆盖率达16.9%。
在纵深推进改革开放方面,出台重要改革文件34个,全区新增市场主体超过9万户,市场主体活跃度达84%,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4个百分点,全区市场主体达70.9万户。成功举办第五届中阿博览会、中国(宁夏)国际葡萄酒文化旅游博览会,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1700亿元,增长7%以上。
在深入实施“四大提升行动”方面,民生支出占比达到75%以上,城镇新增就业超过8万人。移民人均收入增速快于农村居民5个百分点,农村居民收入增速快于城镇居民3个百分点。“互联网+教育”“互联网+医疗健康”等示范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同时,“四大提升行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以九大产业为载体推动经济发展迈上新台阶、红寺堡区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等3项典型经验做法获国务院第八次大督查通报表扬。(通讯员杨周宸乐 全媒体记者 张文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