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解卫生人才短缺,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健全完善西部地区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今年全国两会上,住宁全国政协委员马宗保提交相关提案,为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发声。
通过对宁夏基层卫生工作的调研,马宗保委员了解到,宁夏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中,研究生学历占3.08%、本科学历占30.04%、专科学历占46.09%、中专及以下学历占20.79%,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不仅如此,专业分布不均衡、整体素质有待提高,都是目前基层卫生工作存在的问题。”他认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是维护群众健康的重要屏障,其人才队伍直接决定了这道屏障是否坚实可靠。
马宗保委员建议,结合西部大开发等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完善并实施“西部医疗卫生人才振兴计划”,力争在西部地区布局几所重点医学类高校、设置一些重点医学类专业,促进医学人才在数量规模、专业类别、培养层次、区域分布等方面高质量发展。制定出台面向西部地区的医疗人才培养计划,在高层次人才引进、评选等方面有计划地向西部地区倾斜。加强东部高水平医科大学对西部地区医学院校在办学治校、一流学科、特色专业建设等方面的指导和对口支援力度。
西部地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与东部地区差距较大,马宗保委员认为,可以按照预防为主、关口前移的思路,加大对西部地区县级及以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经费支持力度,重点支持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等能力建设,并向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西藏等省区倾斜,进一步补齐基层公共卫生服务短板,健全基层卫生服务体系。
“吸引人才走进基层、留在基层,需要一定程度上提高基层卫生健康人才的待遇。”为此,马宗保委员建议,加大《关于进一步深化改革促进乡村医疗卫生体系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措施的落实力度,着重在乡村医生绩效工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补助、基本药物制度补助、社会保险、养老待遇等方面提高待遇标准,确保基层卫生健康人才待遇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 (记者 吴 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