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焦点图片
“数字翅膀”激发产业发展新动能
——自治区工商联围绕提升我区数字经济建设提案获答复
时间:2023-11-30  来源:华兴时报
  近年来,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当前我区已把数字经济作为转型发展的关键增量。今年,自治区工商联提交《关于促进全区数字经济发展的提案》,从多角度、多层面,围绕进一步加强我区数字经济建设建言献策。近日,该提案获主办单位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积极办理并答复。
  完善数字基础设施 吸引更多更好产业
  通过开展相关调研,自治区工商联发现,当前全区数字经济正保持快速发展,但数字基础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建议要更加完善骨干网络、5G信号覆盖、光纤网络提速、数字信息中心、智能设施设备、数字应用场景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在产业方面“筑巢引凤”。
  答复介绍,全区共建设开通5G基站11919个,已实现5G信号乡镇区域全覆盖。宁夏节点至各主要城市单向网络最低延时大幅降低,金融电子交易、大型网络游戏等场景,基本满足90%以上的业务需求。成功获批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和国家新型互联网交换中心,成为西部唯一双中心省区。数据中心建设规模显著扩大。中卫数据中心集群被列为全国“东数西算”工程十大集群之一,建成运营亚马逊、美利云等大型、超大型数据中心8个,标准机架数量从2021年底的3.1万架增长到目前的5.7万架,增长84%,目前在建7个数据中心,力争年底标准机架达到15万架。西部领先、全国一流的数据中心底座正在加快形成。根据中国信通院刚刚发布的《中国综合算力指数(2023年)》报告,宁夏算力分指数全国第四,西部第一,算力产业发展环境分指数全国第二。数字信息产业发展水平显著提升。2022年,全区数字信息产业共有规模以上企业83家,实现产值680亿元,同比增长49%。今年1月至5月,全区数字信息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8.9%,增速位居全国前列。
  从数字产业招商入手 出台更大力度政策
  “数字产业基础薄弱,现阶段本地数字技术、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狭窄和落后,技术水平不高,传统产业数字化应用和融合程度不高,数字技术应用场景不够充分和全面。”自治区工商联建议,加大对数字产业及信息技术企业的招商力度,定期创造区内外数字技术学习交流机会,带动本地行业企业技术水平快速发展提升。扩大具有前沿技术的数字技术应用场景,增加数字技术应用的影响力和创造力。
  答复介绍,我区坚持高起点、高站位、高水平,系统谋划、科学设计,着力构筑发展数字经济的“四梁八柱”。完善总体设计,出台《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宁夏枢纽建设方案》,提出了高质量建设“西部数谷”、打造中国西部“算力之都”的发展目标,明确了“1357”的总体建设思路。出台《数字宁夏“1244+N”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了数字宁夏建设重点任务和主要措施。完善规划体系,印发《宁夏数字经济发展“十四五”规划》,明确了产业数字化、数字产业化、数字融合应用、数字治理等发展目标,作出了规划部署。编制《中卫数据中心集群建设规划(2023—2030年)》,统筹数据中心布局和规范管理,完善集群基础设施体系,促进数据中心合理布局、有序发展。完善政策措施,制定了宁夏枢纽建设“32条”,从能耗保障、电力保供、项目支持、人才引进、所得税减免等方面提出了含金量高、操作性强、带动效应好的优惠政策。完善制度供给,在企业设立方面,鼓励大数据、云计算龙头企业在宁夏设立总部和分公司,并根据投资额度和产值贡献给予落户奖励;在税收减免方面,对符合条件的大数据、云计算企业,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和自治区相关税收优惠政策,对企业引进的高管和核心技术人才在个人所得税方面给予税收减免。
  切实解决数字经济专业人才缺乏问题
  自治区工商联在调研中了解到,数字经济相关人才缺乏,现行的人才政策主要针对高端人才,政策门槛高、政策力度不大、吸引力有限。建议针对创新型人才应降低政策门槛,提高相应的政策针对性;技术型人才方面,与产业招商相似,既要吸引人才又要培养人才。深化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从业人员、技术人员进高校入课堂,把就业水平、职业技术等融合到高等教育课程和过程中,提前介入高校学生的择业、备业、就业等方面,提前培养、培训、输送技术人才,解决高校学生与企业需求之间脱节的问题,梯度和阶段性补足这个最大的人才缺口。
  针对这一建议,答复介绍,加强现有专业改造升级。实施国家和自治区一流本科专业建设计划(即“双万计划”),2019年以来,先后将宁夏大学、北方民族大学、宁夏理工学院等高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等本科专业点纳入重点建设行列,支持与数字经济紧密相关的专业主动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及时更新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方法手段,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布局填补空白的新专业。面向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云计算等驱动数字经济发展的数字技术,2020年以来,布局建设了北方民族大学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宁夏师范学院人工智能、宁夏理工学院机器人工程、银川能源学院物联网工程等本科专业点8个,填补相关领域人才培养空白。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育人。为深入推进产教融合,自治区教育厅支持宁夏理工学院建成数字信息现代产业学院和数智财经现代产业学院,银川科技学院建成绿能数智现代产业学院,银川能源学院建成物联网与大数据现代产业学院,通过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开发校企合作课程、打造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双师双能型”教师队伍、搭建产学研服务平台等举措,推动学校人才培养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紧密对接,加快培养适应和引领现代产业发展的高素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记者 韩瑞利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宁夏回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 做好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一点红唇的水上精灵
    一点红唇的水上精灵
    近在咫尺贺兰山
    近在咫尺贺兰山
    宁夏人物
  •  责任奉献宁夏山川 智慧温暖塞上百
  •  治沙英雄王有德的“二次创业”
  •  坚定不移走好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
  •  兴业银行银川宝湖天下社区支行理
  •  以高水平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