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财经首页 > 宁夏视角
银川写好水资源保护大文章
时间:2023-04-17  来源:银川日报
  九曲黄河,流经宁夏,裹挟着奔腾、不竭的生命力注入了宁夏川、黄土塬,造就了“天下黄河富宁夏,塞上江南鱼米乡”的生命长歌。银川,作为沿黄九省区唯一全境属于黄河流域的首府城市,因黄河而生、得黄河而兴,保护黄河义不容辞,治理黄河责无旁贷。
  近年来,银川市委、市政府主动肩负起时代重任,提出了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的目标,从全力保障黄河安澜、从严从细管水用水、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高质量发展等方面进行细化落实,以法治的力量守护黄河安澜,写好水资源保护“大文章”。随着黄河保护法的施行,古老黄河奏响新时代“黄河大合唱”,银川市也将谱写新时代黄河大保护大治理新篇章。
  腾退河滩地保护母亲河
  “让河滩地自然修复,保护好环境才能换来子孙后代福泽万年。”这是永宁县望洪镇东和村村民形成的统一意见。在东和村,河滩地上再无耕耘者,村民们在远离黄河的基本农田里播种,玉米、瓜菜照样获得丰收。尤其是瓜菜,靠着得天独厚的品质卖上了好价。
  说起放弃河滩地的事,村民们也曾想不通,“大家伙一锹一锹开垦出来的河滩地,有的家里种了十七八年,咋说收回就收回了呢?”
  原来,为了说服村民,东和村党支部书记王成新开了几次队长会,八组队长王军和九组队长王森林带头签了河滩地退出协议。“地是国家的,收回河滩地是为了咱子孙后代着想!”王军和王森林一遍又一遍地在村民中间做思想工作。眼望着队长都签了退出协议,村民们也陆陆续续签名交了河滩地。就这样,东和村480户村民的1270亩河滩地顺利收回。
  经过多年的努力,黄河银川段北起贺兰县永乐沟,南至灵武市苦水河约18.97万亩的河滩地陆续收回。贺兰县、兴庆区、永宁县、灵武市圆满完成了银川市委、市政府交付的河滩地收回任务。用乡亲们的话讲,这是“割肉换血换取长治久安”。对于农民的生产生活而言,这种阵痛,带来的是更大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对于城市而言,从农业生产上消除了对黄河水资源的污染和过度消耗。退出河滩地,换来的是黄河水质持续提升、黄河沿岸生态持续向好。
  “通过加强滩区生态保护,收回黄河银川段河滩地,一举扭转了无序开发、生态退化、环境污染、妨碍行洪的局面。另一方面,银川市加强流域环境治理,持续开展‘携手清四乱、保护母亲河’‘黄河岸线利用项目’专项整治行动等,实现了黄河银川段流域内面源污染全面治理的目的。”银川市水务局局长董建华说。
  记者了解到,在银川保卫母亲河的战役中,全市从源头减少化肥、农药、污水入黄,从根上清除沿黄岸边乱占、乱采、乱堆、乱建,最大限度减少黄河岸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和干预,银川正为黄河沿岸生态本色恢复吹响集结号。
  值得一提的是,全市通过加强水污染治理力度,采取对源头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中段河湖水生态修复和末端水系生物净化等措施,确保了黄河银川段水生态、水环境持续稳定向好。目前,所有入黄排水沟水质稳定在Ⅳ类以上,黄河银川段水质连续多年稳定达到Ⅱ类进Ⅱ类出。
  “治水”精耕细作夯实“生态家底”
  在银川,黄河水徜徉83.8公里,铺就黄河宁夏段21.1%的塞上长卷,银川也因黄河而坐享“塞上湖城”美誉。
  从吴忠市叶盛公路桥黄河入水口断面,到平罗黄河大桥出水口断面,黄河水在这一段接受着最严格的“体检”。银川市环境监测站38位监测员长期坚守着为黄河水“体检”的使命。“测量设备越来越智能,测量效率越来越高速,我们对黄河水质的监测标准也越来越严格。”监测黄河水质30多年的老监测员郭英茹,对监测技术的突飞猛进感慨颇深。
  在银川市环境监测站,存放着不同类型的上千个水体样本。这些样本中,有的来自于黄河断面水样,有的来自于排水沟,有的来自于湖泊湿地,还有眼下银川人正在饮用的黄河水。
  为了让放心水汇入黄河,像郭英茹一样的监测员们对水质“体检”有着近乎苛刻的要求。银川市水质监测报告显示,2020年至今,全市主要排水沟入黄口断面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及以上水质,主要污染物浓度明显下降,为黄河注入达标的“健康血液”。通过消除黑臭水体、建设银川滨河水系净化湿地扩建连通工程,银川市荣获全国黑臭水体治理示范城市,全市河湖面貌和水环境质量实现历史性转变,经济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相得益彰。
  典农河银川段作为银川平原最年轻的一条河流,穿城而过,不仅提高了城市防洪排水的功能,也提升了城市的品位和综合竞争力,再现了银川“城在湖中,湖在城中”的亮丽景观。这是大自然给银川的馈赠,也是极其宝贵的生态系统,打造美丽银川的自然生态之美必须保护好这些绿色家底。暮春时节,典农河畔风光旖旎,生态优美,河道两岸花草树木随风轻摇,舒展生长,河水波光粼粼,宽阔的河面上,各种水鸟低吟浅唱,热闹非凡。近年来,通过生态补换水、清淤疏浚、生态修复及岸线提升等措施,水生态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和提升,打造出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画卷。
  一直以来,银川市坚持“典农河水域面积只增不减、只扩不缩,水质只能更好、不能变坏,岸线两侧景观只能添景、不能减绿”三条底线。为了进一步增强河道行洪、排水能力,有效改善水质,修复水体生态,去年3月,银川市启动了典农河水生态修复项目,通过清淤疏浚等一系列水生态修复措施,彻底实现降污净化、改善典农河水质。董建华告诉记者,通过实施典农河水生态修复项目,对阅海片区、贺兰河道进行清淤疏浚、实施生态修复、种植水生植物、打造生态驳岸,进一步增强了河道行洪排水能力,有效降污净化、改善典农河水质,修复水体生态,切实维护阅海及典农河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构建了优美的城市滨水景观和良好可持续发展的河道生态系统。
  值得一提的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不断增强人民群众对水生态环境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目标,结合银川市河湖水系自然禀赋,今年,银川市水务局规划编制了《银川市美丽河湖建设实施方案(2023年-2025年)》,将围绕“两纵八横多湖”水网布局,系统实施水系连通、水生态修复、水环境治理等项目,提档升级园林绿化景观效果,配套建设环水公园、滨水步道、亲水平台等,解决城市防洪排涝不畅、河湖水环境欠佳、河湖生态系统脆弱、市民亲水悦水的体验感和愉悦感不强等问题,切实将优质河湖生态资源转化为绿色发展新动能,不断放大“国际湿地城市”品牌效应,奋力开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新局面。
  做好防洪工程保障黄河长治久安
  大河之治,始于安澜。奔腾的黄河水一旦肆虐,将直接威胁到沿黄城市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上世纪以来,黄河宁夏段共发生大于5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5次,损失惨重。几乎每年都会形成凌汛灾害,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近3000万元。因河势缺乏有效控制,塌岸严重,大部分年份塌岸损失都在1000万元以上。因此,建设黄河防洪工程显得尤为重要。面对水少沙多、水沙关系不协调的黄河,如何做好防洪工程,保障黄河安澜,我市相关部门一直在不断尝试。多年来,我市投入大量资金补短板、提标准、消隐患、强管理,全面建设防洪工程,保障银川安全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4月15日,在黄河兴庆区头道墩防洪工程处,记者站在黄河岸边放眼望去,用石头堆砌起的护岸与大美黄河及两岸自然景观相得益彰,蔚为壮观。如今,行走在黄河银川段防洪工程现场,险工雄峻、备石列阵、大堤巍巍,把工程映衬得愈加亮丽、坚实稳固。银川市水务局运行管理科相关负责人表示,黄河防洪工程是为了保护国家、集体和个人财产和生命免遭损失而投资修建的,它不同于其它工程建设,既具有系统性也具有社会性。防洪工程对完善区域防洪体系,改善沿岸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保障防洪安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随着防洪工程的建设,黄河防洪标准全面提高,在近几年的防洪(凌)中发挥了显著作用。2018年7月,黄河持续高水位运行达74天,瞬时最大洪峰流量达3570立方米每秒,洪峰量值之大、洪水历时之长均创1981年以来之最。洪水期间,黄河宁夏段二期防洪工程如“忠诚卫士”,捍卫了标准化堤防和沿黄两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堤防无一决口,群众无一死亡。
  “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示范市,首先要确保黄河安澜,这是建设先行区示范市的根本,而要确保黄河安澜,就要坚决守住堤坝这第一道防线。堤岸一旦溃坝决口,不但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更会危及百姓的生命安全,这样的损失是不能挽回、不可估量的,所以堤防稳固是建设先行区示范市的先决条件,是保障黄河长治久安的重中之重。”董建华介绍道。
  记者了解到,今年我市将投入资金3.2亿元,加快实施桑园沟治理、芦花沟综合治理、第一至第三拦洪库提标改造等10个工程,通过新建加固导洪堤、治理泄洪排洪沟道、提标改造拦洪库等,进一步完善“导、拦、蓄、滞、泄”为一体的防洪工程体系,将本市核心区防洪标准提高到200年一遇,切实提高全市洪涝灾害防御能力,有效保障贺兰山东麓人民群众及工矿企业和产业发展安全。
  “实现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是百年大计,千秋伟业,不可能一蹴而就。因此,市水务局将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进一步完整、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并保持历史耐心和战略定力,以黄河保护法为指引,以最大魄力保护黄河流域、弘扬黄河文化,积极宣传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理念,让更多的人参与到黄河的保护中来,实现黄河的水清、河畅、岸绿、景美,共同奏响一首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田园交响曲’。”董建华表示。  记者吴春霖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 宁夏回族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工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 《自治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进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彭阳“醉”美梯田花海引客来
    彭阳“醉”美梯田花海引客来
    犀牛湖生态治理
    犀牛湖生态治理
    宁夏人物
  •  于卫军:一二三产相融合 红火日子
  •  沈爱红:带着深情履职 带着问题研
  •  工程师杜银学:助力“铸造强国梦
  •  马慧娟代表——走村入户 探访民生
  •  王东新:履职映初心 服务暖民心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