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7日,记者在《宁夏乡村振兴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宁夏将坚持把产业振兴作为重中之重,在严守耕地红线、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大力发展农业特色产业,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把农民紧紧“粘”在产业链上,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让农民腰包越来越鼓、生活越来越美好,绘就宜居宜业“塞上富春山居图”。
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杨明红介绍,首先将实施特色农业提质计划,推动“六特”产业和马铃薯、食用菌等区域性特色产业扩规提质增效,加快形成集研发、种养、加工、营销、文化为一体的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健全完善联农带农机制,促进农民持续稳定增收。计划到2027年,全区酿酒葡萄和枸杞面积、奶牛存栏、肉牛和滩羊饲养量、冷凉蔬菜面积分别达到100万亩、50万亩、100万头、270万头、1770万只、350万亩,“六特”产业综合产值达4300亿元。
同时,大力实施农产品加工提升行动,培育壮大龙头企业,加快补齐农产品精深加工短板,力争到2027年全区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80%以上。积极发展预制菜产业,抓好新品研发、质量监管、标准体系建设等关键环节,支持贺兰县建设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县,打造预制菜产业高地。
实施品牌强农战略,推进农业生产“三品一标”提升行动、宁夏精品打造行动,推动区域品牌、企业品牌、产品品牌“三牌联创”,举办第23届中国绿色食品博览会,持续开展宁夏“精品”中国行系列展销活动,让更多宁夏特色优质农产品走向国内外大市场。
深度开发乡村休闲旅游产品和服务,打造一批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中国美丽休闲乡村。健全农产品流通体系,加快农产品田头市场、冷链物流设施、集配中心建设,打造乡村“十大特色集市”。持续推进“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打造“乡味宁夏”新媒体矩阵,推动农产品线上线下促销。 (记者 杨月儿 李霞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