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孔乙己”文学爆红短视频平台。脱不下的长衫,放不下的笔杆,是孔乙己放不下的读书人身段,也是大家又一座翻不过去的“浪浪山”。再加上“如果我没有上过大学,那我一定心安理得去打螺丝。可是没有如果。”的感悟,在大家眼中,受过教育仿佛成了枷锁。
为什么这个话题会如此火?就是因为当下年轻人与孔乙己的部分遭遇产生了共鸣,让他们觉得自己也活成了书中人。孔乙己在自己的“长衫”中耗尽了年华,甚至沦落成乞丐,却终未能走上仕途。也正对应了当下很多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学历成为了枷锁,限制了自己选择职业的自由。
教育不应该成为枷锁,学生也不应该成为科举之下的孔乙己。教育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自身职业技能的提升,也绝不在于求得一份让别人看得起的工作。教育真正的意义在于为我们塑造健全的人格,提高我们的素质,完善我们自身。教育对我们只是底蕴、思考能力、明辨是非等能力的提升,是让我们终身受益的。说白了,教育的成果应该像血液一样和我们融为一体,效果体现在日常的点点滴滴,而不是成为束缚大家前行的枷锁。
换个角度看,束缚我们的并不是教育,而是外界的眼光。可为什么必须要有房有车才能是美好的生活,素袍斗笠,仗剑走天涯难道就不美好吗?进一步说,困住我们的其实是我们自己,就像前段时间爆火网络的两位女大学生说的“掀翻牌桌后,会发现你的选择还有很多。”她们虽然没有获得在外人看来体面的工作和薪水,但她们能够坦然接受,无论是名校毕业还是硕士研究生都已经不是她们的枷锁,没有让她们成为思想上的“孔乙己”。
在前行的路上,必然有一座又一座的“浪浪山”,我们所受过的教育是我们翻越这些“浪浪山”的资本,并不是“脱不掉的长衫,放不下的笔杆”,我们要在这个过程中学会与自己和解,找到更好的自己。 吴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