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银川市“3·15消费维权公益晚会”上,银川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了《银川市2022年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银川市2022年消费维权行政处罚十大典型案例》。包括标定容器实物少、销售假酒失诚信、充值退费遇困难等消费领域的案例被曝光,进一步警示消费陷阱,提振消费信心,促进消费回暖,弘扬诚信文化,营造更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
诚如试金石,信是金钥匙。又是一年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今年全国消协组织消费维权年主题为“提振消费信心”。在经济全面回暖,全力提振内需的大背景下,力促各市场主体秉持诚信经验理念,弘扬诚信文化,对于提高市民在消费领域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带动经济全面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诚信经营是各行业的根基。越是在市场经济要发展的环境下,诚信二字越弥足珍贵。倡导诚实守信的社会秩序,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守法经营,公平竞争,信誉至上,质优价廉,处处为消费者着想,不作假掺假,用智慧和勤劳发家致富,商家才能生意兴隆、事业有成。同时,只有每一个商家都这样自我要求了,这座城市才能处处体现文明诚信、公平和谐。
要建立引导诚信经营的机制。市场主体诚信经营,需要有效引导,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都会发挥重要作用,这也是社会信用体系运行的核心机制。在发挥诚信的正向激励作用的同时,发挥法律和市场对失信行为的双重惩戒机制,严厉惩处市场主体的失信行为,使失信的企业和个人付出昂贵的代价,一处失信、处处受制约,失去活动空间和立足之地。
诚信经营不仅需要市场主体的自觉,外部环境约束也不可少。只有监管部门、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给消费者营造放心的消费环境,提振内需才能有坚实的基础,诚信的经营环境需要我们共同去维护。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