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博客评论焦点
共享菜园“种”下美好愿景
时间:2024-04-12  来源:南方日报
  住进了高楼大厦,部分居民时而怀念“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田园生活;工作日里积累了不少压力,趁着周末闲暇,也有不少年轻人乐得体验“一日农夫”。近日,四川成都龙泉驿区书房社区的共享菜园就吸引了许多人的目光。雨后,不少社区居民提着水桶、扛起锄头,脸上洋溢着笑容。
  从一片撂荒地到生机勃勃的菜园,一个“金点子”带动了域内居民共同耕耘。该社区规划中的土地分为两块,大的部分由社区合作社统一打理,计划打造露营基地,统一种植形成大景观。小的这块则是供居民们认领的共享菜园,费用按年计算,社区对感兴趣的居民提供农技指导。
  有的居民对土地有着很深的感情,“一天不干农活感觉浑身不利索”;有的居民将菜园当成了亲子教育基地、“家庭团建”新去处,鼓励孩子热爱劳动,亲近自然;有人觉得自家种出的蔬菜绿色无公害,吃起来放心;即便没有认领土地,也有不少人喜欢到菜地周围走一走,看一看,呼吸新鲜的空气,嗅闻泥土的芬芳。共享菜园成了社区的“共享景观”,拉近了居民之间的距离,提供了舒适的社交空间。
  共享菜园并非第一次走入公众视野,近年来,多地都曾开展此类尝试。在上海,有不少商业用途的共享菜园已经进入精细化运营的阶段,备受投资人青睐。除了提供土地租用之外,这些菜园还一站式售卖种子化肥等农资,并针对上班族的生活节奏提供不同程度的托管服务,让内心向往“诗和远方”但时间、体力和劳动技能有限的群体也能轻松参与其中。
  在广东湛江,霞山区东纯村利用自身联通城乡的区位优势,将共享菜园做成了乡村旅游的精品项目,开展产业融合的新尝试。市民周末来种菜,顺便体验“亲子游、休闲游、生态游、美食游”等关联活动,务工村民平日里代耕,开拓了新的增收渠道。部分运营者还引入智能农场概念,开通“慢直播”服务,不仅丰富了租客的体验,还能让特色农产品“露露脸”,助力农村电商发展。
  从性质上来看,多数共享菜园模式可归为庭院经济的一种,从规模上来看,目前仍处于尝试和探索的阶段。城市与乡村,社区与社区之间,发展共享菜园面临的问题不同,受众也不尽相同。有的难题在土地,城市寸土寸金,小区人口稠密,能规划和分配的土地稀缺,乐趣大打折扣;有的症结在客源,乡村空间可达性不足,宣传资源和接待能力有限,难以有效对接目标客户。
  还有一个更为现实的问题:无论是种菜还是带娃,都需要投入时间和心力,若是消费者热情减退,前期的投资如何收回?经营有序的共享菜园让人向往,也要看到规模适度和因地制宜的必要性,循序渐进探索可推广可复制的经营模式。
  “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的诗句描绘出美好的“田园梦”,却也并非适合所有人。着眼当下,对共享菜园倒也不必要求过高,美化环境、为生活增色、充分利用土地……将这些愿景落到实处,也可说是“但使愿无违”。  张宇驰
编辑:马祎琳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黄河两岸春意浓
    黄河两岸春意浓
    青铜峡:黄河春景引客来
    青铜峡:黄河春景引客来
    宁夏人物
  •  跨越十年的爱心接力行动 还在延续
  •  “最美银川人”吴雪梅:默默无闻
  •  安宏玲:热心公益十余年 助人为乐
  •  八旬老人为“最可爱的人”缝鞋垫
  •  快艇服务公司六旬老哥俩黄河勇救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