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博客评论焦点
给食材“续命”是在自毁招牌
时间:2024-05-15  来源:工人日报
  据《新京报》报道,近日记者先后卧底麦当劳的两家餐厅,发现两家餐厅均存在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使用过期食材、食物过了保存期依旧售卖以及偷工减料等问题。5月13日麦当劳发布公告称,正积极配合当地市场监管部门进行调查与核实,并将进一步加强餐厅操作规范的落实和执行。
  知名企业存在篡改食品保质期标签、使用过期食材等问题,这种无良操作不仅与其华丽的形象形成鲜明反差,更悖逆了职业伦理,突破了红线,监管部门应当密切关注,让其为这种无视食品安全、糊弄消费者的行为付出代价。
  我国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禁止用超过保质期的食品原料、食品添加剂生产食品;食品和食品添加剂的标签、说明书不得含有虚假内容。违反者除没收违法所得和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工具、设备、原料等物品外,还可被除以罚款甚至吊销许可证。由此可见,麦当劳被曝光出的现象不是无关痛痒的事,而是涉及食品安全的问题。
  多年前,个别麦当劳餐厅就曾被曝光存在过期食品翻新再售、更换到期食材标签等问题。如今其类似违规操作再现,足以说明其可能屡教不改,甚至值班经理亲自上阵,更加印证这并非偶尔失误。
  有观点为麦当劳辩护,认为其操作没有真正影响食品安全。这种观点淡化了企业的责任。麦当劳“坚持不卖味道差的食品”“过期就扔”的内部标准确实称得上严格。企业制定了标准,并将其作为核心竞争力予以宣传,而高标准带来的是好形象、品牌溢价,以及消费者的信任。很多人正是看重了高标准才信任麦当劳、愿意付出高价。因此,给食材“续命”让企业形象的承诺打了折扣,是在自毁招牌。
  消费者权益容不得开玩笑,食品安全领域的问题不容糊弄。知名餐饮企业的名号不是挡箭牌,更不是保险箱,越是知名企业越应担起应有的责任,事无巨细地重视食品安全和消费者信任,不留任何瑕疵和纰漏。监管部门的监管应达到既惩戒违规者,又警示其他经营者的效应,让广大市场经营主体更加重视消费者权益。  史奉楚
编辑:马祎琳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贺兰山下孕绿洲
    贺兰山下孕绿洲
    初夏美景睡莲开放
    初夏美景睡莲开放
    宁夏人物
  •  用实干担当谱写和谐社区建设新篇
  •  务实诚信做企业 心系社会显担当
  •  知无央 爱无疆 毕生心血育花香
  •  宁A·T4115 的哥,好样的!
  •  病倒在乡村振兴一线的“葱书记”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