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博客评论 > 博客评论焦点
政务大厅拒收现金?“互联网+政务”的关键是服务
时间:2024-05-15  来源:光明网
  去年10月起,中国人民银行开展拒收人民币现金专项整治工作。近日,人民银行对多起拒收人民币现金典型案例予以公示。多起拒收现金案例中,有的单位以“不方便找零”“容易遗失”等理由拒收现金。近日,有群众向记者反映,一些地方的政务服务中心也存在拒收现金的情况。
  随着我国电子支付的发展,现金收付环境发生重大变化,拒收人民币现金现象时有发生。令人没有想到的是,政务服务中心也存在这一现象。有工作人员表示,“无法收取现金,可以使用微信或支付宝缴费,如果不会,可以让子女代缴”,原因在于“去银行办代扣业务很麻烦”。
  因为担心麻烦自己,所以就要麻烦群众,这样的政务服务中心,如何对得起“服务”二字?法律明确规定,人民币是我国的法定货币,人民币现金是我国境内最基础的支付手段,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收。作为公共服务部门,政务服务中心理应向民众提供无差别服务,因为“偷懒”而拒收现金,不仅涉嫌违法,而且势必会破坏地方的形象和声誉。
  在网上支付、扫码支付蔚然成风的当下,衣食住行的各种交易需求,都可以借助手机来完成,现金支付的渠道随之减少。老年人这一本需要被加以关照的群体,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却成为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政务服务中心作为最能影响政府部门形象的窗口,本应该以优质服务为社会作出表率,但某些政务服务中心却给了老人以沉重一击——当公共服务部门都理直气壮地拒收现金,其他消费场景又将会是怎样?
  近年来,不断有人呼吁“别让数字化抛弃了老年人”。其实,数字化不会抛弃任何人,关键在于数字化应该以谁为中心,为谁而服务?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不仅公众生活得到了更多便利,公共服务也拥有了更多可能。如果数字化以服务者为中心,势必会本着“利己”的角度实施管理,难免有人被“抛弃”;如果数字化以服务对象为中心,服务者就必须兼顾所有人的实际需求,完善管理、提高服务质量,怎么可能有人被“遗忘”乃至“抛弃”?
  如果说持续简政放权旨在做“减法”,那么坚持公共服务以人为本,毫无疑问就要致力于做“加法”——“互联网+政务服务”方兴未艾,其中关键不在于公共服务的提供者省下多少力气,而在服务对象从中享受到多少便利。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包括拒收现金在内,公众关注老年人在数字化时代遭遇的种种不便,不只是希望看到个案的解决方案,更是希望能在挂一漏万的舆论监督之外,看到一种防微杜渐的长效机制。深化政务服务改革的核心是方便民众生活,科技发展应成为提高公共服务质量的载体,无论如何,都不应一骑绝尘将特定群体甩在身后。  赵志疆
编辑:马祎琳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贺兰山下孕绿洲
    贺兰山下孕绿洲
    初夏美景睡莲开放
    初夏美景睡莲开放
    宁夏人物
  •  用实干担当谱写和谐社区建设新篇
  •  务实诚信做企业 心系社会显担当
  •  知无央 爱无疆 毕生心血育花香
  •  宁A·T4115 的哥,好样的!
  •  病倒在乡村振兴一线的“葱书记”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