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部7月29日公示拟确定15个地区作为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首批全域推进先行区试点,银川入列,将利用两年时间在主城区社区实现“幸福圈”建设全覆盖。
生活圈里该有什么?一刻钟能做什么?早在2021年,全国开始推行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银川便是首批试点城市之一。按照便民、惠民、利民要求,银川积极打造一站式、多业态、体验式便利消费模式,完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功能。从发展“一店一早”,到补齐“一菜一修”,再到服务“一老一幼”,已建成的3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让居民们出了家门,抬腿就能享受到活动中心、诊所、药店、健身点、市场、公园等场所提供的服务。
截至目前,除了这31个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全市大部分城镇社区附近都有方便居民消费购物的商业网点,一些大型社区周围形成了不同规模的商业街,为未来推进全域城市建设打下基础。但同时也要看到,还有一些区域存在商业网点布局不够科学、设施老化、业态传统、服务单一等问题,由于历史原因,一些老旧社区改造提升的空间有限。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的全覆盖,必须瞄准消费需求,既要通过增加数量解决“有没有”的问题,也要以质量提升满足“好不好”的关切。银川提出将以多业态集聚的社区商圈为基础,以新业态新技术新模式为支撑,通过科学优化布局、补齐设施短板、丰富商业业态、壮大经营主体、创新服务能力、引导规范经营,推动形成商业设施与公共设施联动、商业运营与社区治理贯通、业态发展与居民需求匹配的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发展格局,体现的正是对居民需求的关注、关切。
建好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既需要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努力提升服务精准化水平,也需要千方百计调动经营主体积极性。这项建设点多面广、涉及主体多样,仅依靠政府部门远远不够,必须鼓励各类社会主体参与进来,集各方力量构建长效机制,通过建立标准化服务体系和特色产品线,实现规模化经营与专业化管理。在此基础上,向创新要动力,通过场景与模式创新,有效提升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服务供给水平。 刘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