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弟,我在国外签合同急需用钱,但这里网络不好,你先给我转上,我随后还给你……”“好,表哥,你稍等一下,我马上给你转……”5月10日,彭阳县辖区居民小龙(化名)接到“表哥”的视频电话“求助”后,毫不犹豫给对方指定账户转钱过去,殊不知已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表弟刷视频遇到“表哥”连环套
5月10日16时许,小龙刷网络平台视频时发现“表哥”的账号,遂关注,“表哥”也回关了他。“我一看头像是表哥的,账号发的内容都是他之前发过的,根本没有考虑过可能是骗子。”小龙说。
“你加一下我的QQ,我通过一下。”当日18时11分,“表哥”给小龙发来私信。“加上了,哥。”小龙很快就加上了“表哥”的QQ号。
“现在方便吗?打个视频电话过来,我跟你说个事。”18时39分,“表哥”让小龙打视频电话。“你在哪儿?”“我在非洲呢。”两人没说上两句视频就卡住了,随后“表哥”挂断了电话。
“没有声音,你那边能看见吗?这边网络不稳定,自动断开了,我打字跟你说。”小龙随后收到表哥发来的信息,称其在非洲要签一个合同,但因网络原因无法操作,让小龙帮忙联系国内的“刘主任”,查询半个月前他递交的材料是否已经审批。小龙信以为真,按照“表哥”发来的QQ号添加了“刘主任”。
“合同办下来了,但财务审批得交4.9万元。”小龙帮“表哥”询问“刘主任”后,得到这样的答复。
“我这里网络不好,转不过去钱,你先帮我垫付一下,等网络好了我给你转过去。”小龙接到“表哥”的帮忙请求后,着手给“表哥”凑钱。“我这边只有15000元,因为限额我给你一笔一笔转。”随后,小龙给对方发来的账户分3次转了15000元。“表哥”让小龙继续想办法筹钱,帮他渡过“难关”。后小龙按照“表哥”发来的链接,在对方指导下在网络借贷平台贷款,但由于额度限制等原因未操作成功。
视频连线的“表哥”是冒牌货
“从16时一直催到23时,我按照‘表哥’和‘刘主任’的引导,除了在网上转账外,还到银行ATM机上操作转账,对方收到最后10000元转账凭证后再没音讯。”小龙说,他当时根本没想到遇到了电信网络诈骗。
“哥,那个钱咋还没给我转过来,我等着用呢。”次日一早,小龙给“表哥”的QQ发了多条消息未得到回应,遂打微信电话询问。“你说的什么钱?”表哥回答,此时,小龙迅速将电话挂断并查看“表哥”和“刘主任”的QQ号,发现二人的号码已被封,才发现上当受骗。小龙立即来到彭阳县公安局报案。
警方教你如何识别AI换脸骗术
“这是典型的新型AI换脸网络诈骗,犯罪分子利用AI换脸和拟声技术,通过表哥的头像和声音进行交流,诱骗受害人。”彭阳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接到报警后迅速立案侦查,对其遭遇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进行分析,现场对其进行反诈教育。
“其实辨别AI换脸的方式很简单,我们经常也在短视频中能看到,只要你用手指在面前晃动,就能看出是不是真人。”彭阳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告诉记者,遇到此类情况后,一定要让对方在脸前挥手、摁鼻子、捏脸等,观察其面部是否出现变形、抖动等,如果出现,说明就是AI换脸,一定是不法分子在实施诈骗。
彭阳县公安局反诈中心民警提醒广大群众:遇到不确定的亲戚、同学、朋友的视频电话时,一定要让对方做出在脸部前挥手、捏鼻子等动作,还要点对点问一些只有对方知道的问题,打对方常用的电话号码,而非所谓的“新号码”,进一步核实对方的身份,验证真实性。在平时的工作和生活中,不随意在网络上暴露人脸、指纹、声音等个人信息,不登录、不下载来路不明的网站、软件,不点击不明平台发来的广告、中奖信息,如不慎被骗或遇可疑情形,要注意保护证据立即拨打110报警。记者 刘炳宇 通讯员 万效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