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ningxiacaijing.cn/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大美宁夏 > 大美宁夏焦点图
黄河湿地豆雁翔集
时间:2025-01-13 17:11:50  来源:银川晚报  作者:
d0f5efcd-b4e5-4426-a43b-4bae85b3f08b.jpg.jpg
35599bfc-c937-468a-a682-38d7b5b3e7f0.jpg.jpg
  平罗黄河湿地,豆雁齐飞的壮观景象。
  黄河湿地的豆雁。
  近日,在宁夏平罗的黄河湿地,出现了一道壮丽的风景线。成群结队的豆雁,如同一片片飘动的云朵,缓缓飞过碧空。
  它们的身影划破长空,发出阵阵悦耳的鸣叫声,仿佛在宣告它们的到来。阳光透过云层,洒在这些鸟儿身上,使它们棕褐色的羽毛闪烁着金色的光芒。黄河水面上,倒映着这些飞翔的身影,波光粼粼,仿佛一幅流动的画卷。
  每年在宁夏过境停留的有数万只
  “从拍摄到的视频上可以看到,现场非常壮观,看过去大概有数万只。”宁夏观鸟协会秘书长李志军介绍说,豆雁在我国为冬候鸟,越冬于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近年来,豆雁在迁徙过程中,在宁夏停留的时间逐渐延长,每年在此过境停留的豆雁都有数万只。
  “豆雁也被称为大雁、鸿、东方豆雁等,体型较大。它们的头、颈和肩部呈现棕褐色,背部则是灰褐色,带有淡黄白色的羽缘。豆雁的翅膀和尾巴颜色较深,而腹部则是污白色。它们的虹膜是褐色的,嘴巴黑色,带有橙黄色的斑块,脚则是橙黄色的。”李志军说。
  豆雁实行“一夫一妻制”
  李志军介绍说,豆雁实行“一夫一妻制”,一旦配对成功,便会忠贞不渝地共同生活,共同承担起养育后代的重任。在繁殖季节,也就是每年的5到7月,豆雁夫妇会开始寻找一个安静而安全的角落,通常是在偏远的苔原沼泽地带,筑造它们的爱巢。
  筑巢的过程也是一项精细的工程。豆雁会选择一个略微高出水面的地方,用草茎、枝条和羽毛等材料,编织成一个坚固而舒适的巢。这个巢不仅要能够抵御风雨,还要能够保温,为即将到来的小生命提供一个安全的港湾。
  接下来,就是豆雁家庭的重要时刻——孵化。雌鸟会负责卧在巢中,用体温孵化3到4枚卵。这些卵通常是淡绿色或橄榄色,带有棕色或黑色的斑点。雄鸟则承担起保护家庭的重任,警戒四周,确保雌鸟和即将出壳的雏鸟不受天敌的侵害。
  经过大约25~29天,雏鸟终于破壳而出。豆雁的雏鸟属于早成鸟,也就是说,它们一出壳就几乎长满了绒羽,能够立刻跟随亲鸟活动。“不过,这些小豆雁还需要3年的时间才能达到性成熟,开始自己的繁殖周期。”李志军介绍说。
  小知识
  豆雁的本领还有——
  豆雁还有哪些本领呢?来听听观鸟专家李志军的盘点。
  空中舞蹈者 豆雁在迁徙过程中,经常会进行一种被称为“空中舞蹈”的行为。它们会在高空中做出一系列复杂的飞行动作,如急速上升、翻滚、俯冲等,这种行为既是为了展示飞行技巧,也是为了强化群体间的联系。
  声音模仿者 豆雁有一种独特的本领,能模仿其他鸟类的叫声。它们用这种技能来混淆敌人,保护自己。有时候,它们甚至会模仿人类的声音,给观察它们的人带来意外的惊喜。
  聪明的旅行者 豆雁在迁徙过程中展现出了非凡的导航能力。它们能够利用地球的磁场、太阳的位置和地标来找到准确的迁徙路线。有趣的是,豆雁在迁徙时往往会选择同样的停歇点和路线,这种行为被称为“迁徙传统”。
  高效的觅食者 豆雁在觅食时非常高效,它们会用扁平的喙边缘锯齿状的结构来过滤食物。在农田中,经常能看到豆雁排成一行,一起在田地里觅食,场景既有趣又和谐。  记者 王敏 文 岳昌鸿 摄
最后更新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