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民声 > 民生动态
“造血”扶贫摘穷帽 精准“滴灌”显实效
时间:2017-08-24  来源:宁夏财经网

 

微信图片_20170824165946.jpg
  宁夏银川市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村民何利霞曾是闽宁镇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之一,2016年习总书记视察宁夏时,在原隆村的光伏农业产业园中与她亲切交流握手。
  何利霞告诉记者,2016年习总书记来视察时,她一个月务工收入2100元,土地流转费1800元,年底分红1万元,一年下来将近4万元。
  时隔一年,她踏着家门口脱贫致富的产业路子,挣钱多了,烦恼少了,家里的日子越来越好。“除了土地租金,现在承包大棚的收入一年就是4万多,再加上打工和丈夫在园区上班,一年收入7万左右,今年就能再盖一间房。” 何利霞说移民后,沾了家门口光伏农业产业园的光,以前没想过能过上这种日子。
  2014年,不少人从“贫瘠甲天下”的宁夏西海固地区移民到原隆村。就在移民这一年,原隆村的产业布局顺利推进,青岛昌盛日电太阳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华盛绿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联合开发建设的光伏农业产业园在这里扎根。
微信图片_20170824165951.jpg
  园区带来了种植生产技术、带来了多个产业,向周边的贫困居民和村民敞开大门。
  华盛绿能银川地区农业负责人王泉告诉记者,产业园周边土地贫瘠,既散又干满是砂石,产业基础薄弱。但是通过工农业一体化投资,完善了设施、水、电、交通等配套,配备专门的农业专家团队指导种植,使单位面积产出大大增加。
  “企业既要带动经济发展也要帮助当地居民脱贫致富。村民缺技术、缺资金,也经不起市场风浪,但依托企业学技术、找市场,实现了双赢。”王泉说,2016年习总书记视察园区时,对园区扶贫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嘱托企业发挥好推动作用。他们创新出的光伏农业造血式产业精准扶贫在当地拔穷根、摘穷帽中功不可没。
  “一层收益是土地租金,二是我们教村民生产种植技术,入园就业每月工资2100元到2500元,三是村民可以承包大棚,园区保底收购等承包政策,承包收入每年3万元以上。到目前为止,闽宁镇建档立卡贫困户中,有劳动能力的都已承包大棚。”王泉说,园区的产业有鲜花、食用菌、蚯蚓、苗木、茶叶等几十个产业,“有了产业,就能留住人,创造价值,而且只要村民愿意学,这些产业相关技能都可以掌握。优秀村民想创业,公司还可以扶持其创业。”
  而依托原隆村光伏农业科技大棚,闽宁镇又实施了大棚分红脱贫工程,全镇76户贫困户可以连续3年获得园区大棚的经营分红,每户每年分红10000元。2016年11月26日,第一年的1万元经营分红“红包”已经发放到贫困居民手中。
  “总书记的肯定,是对我们最大的鼓励,激励着我们把产业发展好,把扶贫工作做好!”王泉说,总书记视察一年后,园区很多方面有了新变化,村民香菇种植技能的提升,让香菇大棚实现了独立管理,村民钱袋子也越来越鼓;园区内新加入了妇联组织,村民精神面貌和思想方面有了很大改观;产业布局更加丰富,还打开了国际市场,让村民挣起了出口的钱……
  王泉说,见证了这片土地干沙滩变金沙滩的过程并参与其中,他心情非常激动,今后会发挥更大作用,让这片金沙滩更美,让村民笑的更浓。
编辑:高登科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银监会、财政部、人民银行、保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宁夏创业担保贷款管理办法政策解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解决劳
  •  能源局:甘肃新疆宁夏限电严重 暂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六盘山 梯田美
    六盘山 梯田美
    四季馆热带植物已安家
    四季馆热带植物已安家
    宁夏人物
  •  吴虹:在风雨中一路成长
  •  慕容楠枫:坚守的美食“侠客”
  •  伏兆凤:肩挑重任,让剪纸这门老
  •  马玉山:吴忠仪表掌舵者
  •  郝玉连:荡气回肠的回甘人生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16001158号-1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