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银川市网信局依托“i银川”平台“文明银川”服务功能,打造“城市随手拍”应用服务,市民群众发现城市建设、管理中涉及的环境卫生、公共秩序、交通违法以及其他不文明行为,可以通过“i银川”微信小程序中“文明行为随手拍”和“城市治理观察团”等线上互动平台,实时上传相关问题,还可上传生活中发现的善行义举、好人好事等。
城市治理宏观庞杂,细枝末节处总有一些问题屡禁不止。就拿交通驾驶来说,开车看手机、不系安全带、随意实线变道等行为还存在,轻则让人吓出一身冷汗,重则危及生命安全。种种违法行为量大分散、转瞬即逝,仅靠交警和摄像头显然管不过来。而通过“随手拍”,就能让大家都参与到城市治理中来,只需要一台手机,一个平台,就能让每个人都成为城市秩序的维护者,这充分调动了城市共治的力量,让城市管理的死角更少。
而“随手拍”想要长久运行下去,首先需要让那些参与进来的人得到正向反馈,也就是要让大家看到处理结果。比如在路上拍到不文明驾驶行为并上传后,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处理,让参与者看到最终的处理结果;拍到的好人好事,有新闻价值的可以邀请新闻媒体参与报道,这些都是“随手拍”中的正向反馈,让参与者实实在在感受到自己为城市发展作出贡献,这是“随手拍”能持续进行的基础。再进一步则是对这些有实质贡献的参与者给予一定奖励,激发更多人参与的积极性,提高“随手拍”转换成为城市管理工具的效率。
“随手拍”的长期稳定运行离不开健全的制度来为其保驾护航。近年来,各类“随手拍”也引发了诸如司法资源的浪费、滋生职业拍手等问题,其实这些都是可以避免的,可以详细规定拍摄时长、拍摄内容等,同时还要建立实名投送机制、保密机制等,这样既能保护参与者,也能让“随手拍”长期运行下去。 吴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