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期间,“小孩在淄博一博物馆打碎近12万元瓷瓶被免赔”一事引发热议,有网友质疑瓷器缺少保护措施,建议加强保护,有人认为监护人应负责。5日,涉事公司相关工作人员回应称:“很多大师手工绘制的作品,确实需要近距离观察才能看出分毫入微的工艺,但会虚心听取网友建议,保护措施一直在商榷过程中。”
相关单位最终决定免除赔偿责任的举动,让不少人直呼“淄博真是上了大分”,但也有人质疑打破瓷瓶不用赔,不利于对孩子的教育,也容易让其他展馆遇到此类事件时难办。此次打碎的是一个标价116000元的华光陶瓷花瓶,免赔彰显大度,但厘清责任也是不能省掉的环节。相对理性的做法是应先划清责任,后由各方承担相应赔偿责任,此时展览方再拿出免赔的态度,孩子及其家长也能得到警示,或许更为妥当。
做好防护措施是对各方负责。打碎瓷器是各方都不希望发生的事情,为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展览方应为展品做好防护措施,既能保护展品,也能确保参观者的安全,对双方均有好处。
每逢节假日博物馆都是旅游的热门地点,参观者满员基本是常态,引导参观者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参观必不可少,在此之前的防护措施以及应急预案也十分必要。与此同时,参观者也得清楚在公共场所,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及破坏公共财产会带来什么后果。毕竟,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才是对自己最好的保护。 周志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