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民声 > 民生评论
分清责任管好未成年人网游消费
时间:2024-06-01  来源:银川晚报
  近日,《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服务消费管理要求(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公布,首次提出了细化退费标准和建议。在未成年人大额充值网游事件频现的节骨眼上,通过完善网络游戏中对未成年人消费管理的规范是相当有必要的,对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有着重要作用。
  “熊孩子”大额打赏、大额充值事件已经算不上新鲜事,也出现过不少“属无效行为,得返还款项”的判例。但是,屡屡发生这样的现象,对未成年人的金钱观势必会产生不良影响,也会给一些家庭带来财产损失。那么,为什么未成年人的大额充值行为总是会一路绿灯、畅通无阻呢?既有相关平台公司在使用人脸识别、实名认证等技术措施中的疏失,也有针对不正常支付行为进行拦截和预警机制的缺失,还有职能部门监管职责、监护人陪护责任的缺漏。对此,《征求意见稿》首次提出细化退费标准和建议,根据各方过错情形,明确划分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监护人等责任方的担责比例。以往,未成年人网络游戏充值退费缺乏统一标准,围绕是否退费、退费多少、责任归属等问题,各主体意见不一,矛盾升级、激化的情况时有发生。随着标准的出台,解决未成年人网游退费难问题时无疑会更具针对性。
  从《征求意见稿》中可以看到,在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消费金额上进行了细化规定,设定了消费上限,而且对于“过错”的界定也给出了相应参考场景以及建议的责任比例。其中,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未接入实名认证系统,或未落实充值限额要求,导致未成年人超额充值的,将承担100%责任。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应根据相关消费过程中,防沉迷措施的有效性等情况承担对应责任,建议责任比例为30%~70%,并由监护人承担剩余责任。
  此前,个别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对推动网络游戏防沉迷工作心存侥幸、搞变通,一些监护人对个人身份信息保管不善,甚至出现主动为未成年人提供成年人身份信息破坏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的情况,最终却将矛盾集中在退费上。此次标准的制定厘清了网络游戏服务提供者与监护人的责任,为网络游戏中未成年人消费管理提供了一套完整的规范参考,既为未成年人及家长主张权益提供了规范路径,也为企业响应退费诉求提供了处置模板,使企业在面对退费纠纷时有章可循,处理更为规范化、合理化。应该说,按错担责的解决思路,既体现了问题处置的公平性,也进一步强调了家庭教育在防沉迷协作中的重要责任,有利于切实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想要将未成年人的大额充值通道给堵上,还需要凝聚多方合力、落实落细责任,减少且杜绝未成年人的非理性消费行为,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网络习惯,从而共同维护未成年人的网络空间合法权益。  孙瑞亭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塞上江南 稻田如画
    塞上江南 稻田如画
    黄河两岸风光无限
    黄河两岸风光无限
    宁夏人物
  •  百姓装进心 责任扛在肩
  •  做群众身边的“贴心人”
  •  小梓洋的“爱心妈妈”
  •  心怀委员职责 展现委员担当
  •  贾书记的真心话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