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民声 > 民生评论
摒弃人才“单一论” 深挖职业教育“人才红利”
时间:2024-06-05  来源:宁夏新闻网
  “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今年的职业教育活动周再次硕果累累,但是往前翻几年却是不同的光景。受传统文化观念的影响和长期单轨制教育学制的掣肘,中国的职业教育在很长一段时间一直是“平平无奇”。不少国人的头脑中至今笼罩着“学而优则仕”的阴云,再加上学制改革中的分流不合理,造成了职业教育长期的生源质量良莠不齐,使得职业教育至今难以撕下“低价”的标签。
  时移世异,今天的职业教育已经改头换面,特别是在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推动下,互联网时代给职业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当下,“大国工匠”像使命召唤一样让无数“蓝领”撸袖奋战,各类高端技术突破层出不穷,“中国制造”的光彩炫目东方。
  所以是时候放下“偏见”了,职业教育不能再和“差等生学校”画等号了。我们当前构建了从中职、高职到职业本科的完整职业教育体系,打破了职业教育止步于专科的“天花板”。
  新修订的《职业教育法》从法律上确定了职业教育的类型定位,提高了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职业教育产教融合赋能提升行动实施方案(2023—2025年)》加强了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现代学徒制等方式,提高了学生的实践技能和就业质量,更有“鲁班工坊”“丝路学院”等品牌项目,助推职教学生走向国际。
  通过《职业教育提质培优行动计划(2020—2023年)》和《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国家每年倾尽大量财力人力致力于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建设了一批高水平的职业教育院校和专业,进一步强化了职业教育的师资力量,提升了职业教育的整体水平,培养了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当下,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已经平起平坐各有千秋。但我们应该继续深挖职业教育的“人才红利”,进一步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地位和技术人才的薪资待遇,摘下国人对于技术人才的固有标签,在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德国,看看一个以工业技术著称的国家是怎样对待技术人才的,在他们国家博士学位是可以印到身份证上的,这对于个人和家族都是莫大的荣耀,也确实有很多学生在努力追求学术而非技术,但是那些选择追求技术的学生的待遇却是非常的高,才使得人才的天平没有倾斜。这对我们何尝不是一个借鉴。
  我们应加快高技能高水准的技术人才培育速度,以丰富的技能人才储备,迎接“工业4.0”带来的技术变革浪潮。
  在学校层面,要不断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确保教学内容与市场需求紧密对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深度融合,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等方式,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技能,满足企业对技术人才的需求。
  在国家层面,构建完善的职业教育体系,实现从中职、高职到职业本科的纵向贯通,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成长路径和发展机会,出台相关政策,提供财政、税收等方面的支持和激励,鼓励社会各界参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吸引更多社会资本投入职业教育。
  相信中国职业教育将迎来一个春天,新的技术人才得到“井喷式”涌现。(宁夏新闻网特约网评员 郑汉阳)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雨过天晴  城市美景如画
    雨过天晴 城市美景如画
    塞上江南 稻田如画
    塞上江南 稻田如画
    宁夏人物
  •  高贵武:做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
  •  农民作家单小花:我从寒冬来 暖人
  •  硝河马姐的“绣花功夫”
  •  吴英 二胡艺术的现代诠释者
  •  用音乐诠释自强人生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