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民生民声 > 民生评论
推动“无陪护病房” 规范发展
时间:2024-06-07  来源:光明网
  据媒体报道,5月的一天晚上,福建厦门同安区一家养老院的老人陈翠莲(化名)突发房颤,被紧急送往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接受治疗后,陈翠莲当晚住院,等在手术室外的儿子在住院单上签字后便回了家。该医院实行“无陪护”病房服务,除住院费外,陈翠莲每天花120元,就有护理员提供全面的生活照料。和普通护工不同,护理员熟悉心脏病患者的护理。
  “无陪护病房”,即病人住院期间的生活护理,全部由经过规范化培训的护理员承担,不需患者家属吃、住在患者身边。实施此项制度具有多重好处,一是减轻了病人家属的负担;二是极大地节约了医疗资源;三是提高护理的专业化水平。
  作为一项新生事物,“无陪护病房”在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挑战,比如陪护任务主要由第三方公司的护工承担,护理质量的好坏取决于其业务能力的高低,以及职业态度等。“无陪护”收费标准以及如何减轻患者负担,是采取患者自费还是分级负担的原则,都是“无陪护病房”实施过程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
  如果对第三方护理的行业管理不到位,护工的能力达不到专业化要求,行业粗放发展,就可能导致“无陪护病房”出现各种意外事故,很难令病患及其家人满意;如果收取的费用超过了大多数家庭的承受能力,则此项制度将很难获得支持并实现可持续发展。从目前试点的情况看,这些问题都需要逐步解决并构建可遵循的制度体系。
  同时,在实践过程中,“无陪护病房”应当成为“备选项”而不是“必选项”,对于有能力有意愿自行照顾病患的家属,在符合基本护理规范的前提下应给予支持与满足,毕竟亲人的精神慰藉也是外界难以替代的。
  由此也提示相关部门和医疗机构,在实施“无陪护病房”尤应注重多方互动,形成整体合力,比如建立医疗护理员的行业标准与准入门槛,进一步完善考核评比办法,医院对医疗护理员的监管职责需进一步明确;尊重患者及其家属的选择,多与患者家属进沟通交;护士与护工之间要明确分工并有机衔接,提高护士与护工的配合度,提升服务质量,减少工作失误的几率等,最终让“无陪护病房”在规范化建设中造福更多人。
编辑:李文 责任编辑:李娟
权威发布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宁
  •  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 金
  • 便民信息
    精彩图片
    雨后美景惹人醉
    雨后美景惹人醉
    雨过天晴  城市美景如画
    雨过天晴 城市美景如画
    宁夏人物
  •  高贵武:做中国新闻传播学领域的
  •  农民作家单小花:我从寒冬来 暖人
  •  硝河马姐的“绣花功夫”
  •  吴英 二胡艺术的现代诠释者
  •  用音乐诠释自强人生
  • 宁夏财经网版权所有 宁ICP备2021002495号-1宁ICP备2021002495号-2
    地址:宁夏银川市中山南街宁夏报业集团商务信息大厦1202室 邮箱:nx_cjw@163.com 电话:0951—6072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