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银川经开区多方筹措资金,创新财政资金投入方式,通过争取置换债券、搭建投融资平台、健全投资引导基金等有力措施,投融资工作取得重大突破,为经开区经济建设提供资金保障。
银川经开区不仅在智能制造领域走在国家级开发区前列,而且在孵化创新企业方面也正在构建“创业苗圃—孵化器—加速器—产业园”的科技创业孵化链条。
整合资源,帮企业“找资金”
据了解,银川经开区财政局联合总公司于8月2日完成了6.8亿元企业债券提前兑付和置换工作,节约资金成本7075.73万元,减轻财政资金支出压力,有效降低融资成本。
同时,经开区与国开金泰、银河金控、开源证券、交通银行、华夏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进行融资对接工作,通过发行企业债券、双创债、非标债权融资、项目贷款和融资租赁等多种融资模式,切实解决经开区项目建设资金不足问题。
在形成经开区高端产业集群效应的过程中,经开区引入宁国投向银川育成凤凰科创基金注资1亿元,做大基金规模,支持经开区产业升级与产业转型;同时完善“政银担”业务合作机制、产业基金管理办法和运行机制,与银川市产业基金管理公司拟联合央企、保险等资金搭建总规模100亿元的“银川兴银投资基金(母基金)”以支持带动能力强、科技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环保型的大项目落地经开区。
以投融资形成创新培育闭环
银川经开区一大批制造业企业向“智能制造”的转型,离不开科技创新的实践,而创业创新所需要的资金支持,一部分就来自于银川经开区给予的协助和支持。
在关键的投融资等环节,经开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政策体系,设有“助保贷”、风险池基金等投融资渠道,并积极引荐各类社会资本。
截至目前,园区帮助宁夏汉尧石墨烯储能材料有限公司完成融资1.6亿元,宁夏银和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融资5000万元,宁夏广天夏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完成融资1000万元等,协助企业解决资金短缺问题,确保企业平稳运行。 |